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6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78篇
教育   7705篇
科学研究   136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25篇
综合类   354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306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53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284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22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722篇
  2013年   546篇
  2012年   640篇
  2011年   723篇
  2010年   604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735篇
  2007年   528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本文将香港社会流通的中文书面语归类为:标准中文、粤式中文、港式中文、中英混合文等四类,文中比较了上述各类书面语的不同,特别分析了在香港广泛流通的港式中文的特点,包括受粤语影响的港式中文,受英语影响的港式中文,受文言影响的港式中文以及多种形式混合的港式中文。笔者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阐述了港式中文产生的背景,并介绍了香港学界对港式中文的截然不同的评论。文章指出港式中文是香港中文书面语的一种客观存在,也反映出香港社区中语言文化多元化的现象,但仍希望改善港式中文,提高香港的中文水平。  相似文献   
982.
当前"意境"研究中存在着偏胜"空灵"、"玄妙虚静",忽视"笃实"、"雄鸷"的取向."意境"是将审美者带入真实的存在态中,而非固化在单一的程式里;是文本与审美者生生永息的过程,而非居定不演的"恒态".如此下去,研究可能成了单纯对"玄味"的探讨,甚至可能错误地把表达过程的困难等同于对象轻软,更难充分顾涉文本内部及相互问的复杂关系.本文试就这一研究倾向做简要剖析,追溯其历史成因,并指出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83.
本文讨论了在凌阳单片机系统中使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具体实现方法,并给出相应的实例。  相似文献   
984.
计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枯燥无味,学生提不起兴趣,更谈不上有乐趣.新课程改革以来.计算教学的活力在不断提升.前不久的一次同课异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感想颇多.  相似文献   
985.
导数知识下放到中学后,其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和工具性备受青睐.然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都会因为对问题理解的偏差,容易忽视一些细节,从而导致问题解答产生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知其所以然等等现象.本文试列举一些常见的容易忽视的细节,以期引起教与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986.
对经济数学中两个基本概念弹性及偏导数及它们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作了一些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987.
阐述了基于芯片级(Chip—Level)模拟/SE合信号IC版图设计技术,从电源线规划、布局布线、ESD保护电路和“闩锁”防制四个方面总结了版图设计中的技巧,强调了版图设计对于集成电路实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88.
<正>酸碱溶液混合的有关问题是中学化学一类常见的典型问题。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情况比较简单,恰好完全发生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混合溶液的pH=7;酸过量时溶液显酸性,混合溶液的pH<7;碱过量时溶液呈碱性,混合溶液的pH>7。但弱酸与强碱溶液混合或强  相似文献   
989.
再谈复合函数求偏导数法则的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一般书中求复合函数偏导数法则的证明中的一个普遍毛病,提出了新的改正方法。它具有起点低、易接受等优点,更适宜在教材中使用。  相似文献   
990.
导数是研究函数性质的一种重要工具。无论是证明不等式,还是解不等式,只要在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函数的单调性或最值,都可以用导数来解决。这是转化与化归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