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1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8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993年春天,笔者为编撰《战争与女人》一书,来到当年的江西苏区,采访了一批经历过土地革命战争的老人。这是一群杰出的女性,她们天资聪敏,才智过人,或体力或精力或毅力超凡出群,正是凭着这些良好禀赋,她们既为当年的革命战争作出了宝贵贡献,也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李友秀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李友秀,1907年出生,江西省兴国县人。1930年参加土地革命,担任妇女慰劳队队长,积极投身支援红军、支援前线  相似文献   
102.
上杭自古盛产毛竹,山上多见茫茫竹海,至今还沿用许多以竹为名的地名。如:黄竹坑、黄竹岭下、秋竹坝、贵竹坪、麻竹科、竹园里、水竹洋等等。生产生活实用的竹制品也十分普遍,如:竹篮、竹扁担、竹箩、竹笪、竹筛、竹椅、竹床等,因实惠美观、朴素耐用而颇受人们青睐。竹刻艺人还能根据  相似文献   
103.
闽西苏区青年运动,是一部血与火铸就的英雄史诗。伟大女性曾志曾经担任共青团闽西特委书记,她殚精竭虑,兢兢业业。翔实可靠的史料尤其是上杭县古田区的青年运动证明,古田会议前后闽西苏区青年运动发生了质的变化,曾志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4.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同志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科学地分析了苏区经济状况,巧妙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弓法,结合苏区斗争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适合苏区经济建设的基本原则以及行之有效的经济方针和经济政策,第一次科学地总结了在敌军包围和战争条件下的苏区经济建设的教训和经验,阐明了苏区经济建设的理论,它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5.
艺术属于人民,这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根本。苏区文艺是人民大众的文艺,是为革命斗争服务、为工农民众服务的文艺,大众化、通俗化是其重要特征,但它通俗而不庸俗、粗鄙,这与当今某些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所谓通俗文艺大异其趣,其根本区别就在于苏区文艺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观为灵魂的,追求崇高和美好,通俗而不媚俗,是雅俗相成的  相似文献   
106.
川陕苏区妇女教育对于川陕革命根据地建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对于研究川陕苏区教育、革命发展、妇女解放运动等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借助达州处于革命老区的地域优势,利用所在学校国内唯一专门收集川陕苏区研究资料的数据库——川陕苏区文献研究数据库,通过前期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从教育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视角,归结了川陕苏区妇女教育的发展特点和妇女教育对于川陕苏区发展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07.
为应对物品匮乏和经济恐慌的局面,鄂豫皖苏区鼓励与支持私营商业发展,首先是针对商人群体,实行累进税政策,采取招揽贸易、武装护送等形式帮助广大中小商人来往于苏区与非苏区之间做生意,其次是实施新的粮食政策与筹款政策,坚决地同投机商人作斗争。私营商业发展有效缓解了鄂豫皖苏区的财政困难、粮食危机,促进了苏区部分地区的商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8.
闽西苏区教育在传播、深化共产主义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与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冲撞与融合。在反向认同的过程中,闽西苏区教育利用和改造了传统文化的积极因子,在红色的区域社会成功地移植了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改变了一代甚至数代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尽管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北上以后,闽西地区恢复了国民统治,由这场革命主导的苏区社会却永远无法回到以往的历史轨道上了。  相似文献   
109.
"立三路线"之前,鄂豫皖苏区的土地革命基本上遵循了"六大"确立的阶级路线。"立三路线"在鄂豫皖苏区贯彻后,主要表现为反富农和创办集体农场,但遭到地方苏维埃不同程度的抵制而沦为"口号",背后隐现的是新式地方精英的"地方主义"观念。"立三路线"的纠正,在鄂豫皖苏区表现为土地革命的进一步"左"倾和反富农政策落到实处,与之相伴随的则是"地方主义"最终被清除。  相似文献   
110.
闽西苏区教育在传播、深化共产主义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与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冲撞与融合。在反向认同的过程中,闽西苏区教育利用和改造了传统文化的积极因子,在红色的区域社会成功地移植了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改变了一代甚至数代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尽管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北上以后,闽西地区恢复了国民统治,由这场革命主导的苏区社会却永远无法回到以往的历史轨道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