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毕洪 《北京档案》2004,(3):40-42
五凌琳如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照片中人的命运。然而我们还得继续寻找照片中的其他人,尤其是那个模特儿的下落。可是刘大鸿发现,到凌琳如丈夫和女儿这里,追踪的线索就已经断了。正在这时,张嘉言打来电话,告诉刘大鸿,曾担任过中国美协党组书记的王琦,也是上海美专的学生,他知道很  相似文献   
22.
邹绵绵 《收藏界》2013,(4):91-94
一、诸乐三《墨梅图》轴1981年春,我在家中旧箧中捡得两件经"文革"十年浩劫幸存的字画,其中一件是现代书法篆刻家王福庵八言隶书对联,因系"破四旧"烬余之物,使它如鸟之折翼,仅存下联:"天气和暖,众果俱繁"(语出  相似文献   
23.
陈丹青 《留学生》2012,(10):42-43
夏葆元、魏景山、陈逸飞、赖礼庠、邱瑞敏、王永强、刘耀真、严国基……我与这群上海美专毕业生打照面,竞远在1968年,葆元、景山、逸飞、礼庠…他们的创作在上海曾几次遭到批判。葆元、逸飞当年的名声很奇怪:既是官方一流的“正角”,又是极“左”年代的“落选英雄”既是“文革”作品的当然作者,又是勤习苦练的技巧主义者。他们的素描习作被拍成照片到处流传,既是“地下”的,又是‘公开.’的。当时,大家一天到晚画素描:下笔要肯定、造型要精确、线条要潇洒。  相似文献   
24.
我在27岁的那年,到上海任教于上海美专,始和吴昌硕先生认识。那时候,先生的年龄已近八十了,身体虽稍清瘦,而精神却很充沛,每日上午大多作画,下午大多休息。先生平易近人,喜诙谐,休息的时候很喜欢有熟朋友和他谈天。我与吴吕硕先生认识后,  相似文献   
25.
俞可 《上海教育》2012,(36):50-51
上海美专课程设置注重全面性与前沿性,东西方美术并举,且开设教育学、伦理学、哲学史、金石学、数学以及音乐、电影、摄影。1912年11月23日,乍浦路8号,沪上诞生上海图画美术院,它相继更名为上海图画美术学院、上海图画美术学校、上海美术学校、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和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史上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