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842篇
科学研究   191篇
各国文化   47篇
体育   74篇
综合类   162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63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416篇
  2009年   381篇
  2008年   503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张元珂 《山东教育》2007,(12):54-55
一 见过的山也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山水之美是仙人的馈赠。于是,文人骚客,把山水吟咏成诗,点染成画,超度成禅;三江五岳,长城大漠,看也看不尽,数也数不完,在梦里,在心里。泰山太霸气了,庐山太哲学了.黄山太华贵了,蒙山太世俗了,而独独五彩山。不张不扬,静若处子般屹立于崇山峻岭间。  相似文献   
62.
张荣华 《湖南教育》2003,(19):37-37
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曾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我们国家近期的危机是没有产品。从飞机到数码相机,从制成品到流水线,我们都是进口的,而我们远期的危机是我们的孩子没有好奇心。”  相似文献   
63.
九十年代的报告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归理性的写作风格,由衷地歌颂社会进步和英雄人物,理性地剖析批判社会问题,沉静深入地挖掘历史是其发展的三大特点。在社会全面转型的九十年代,报告文学创作的价值是不应被轻易否定的。  相似文献   
64.
包妍  万水 《出版广角》2016,(18):89-91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的《极花》是贾平凹最新的一部长篇小说,它通过被拐女子胡蝶的视角展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广大贫苦农村的真实生活图景.该书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是严厉的,但对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人性与文化问题的批判却是温润的.该书的出版标志着贾平凹对农村现状的持续关注,同时也是长篇小说和严肃文学的一个重大收获.  相似文献   
65.
老舍是民间社会的代言人,这样一种叙述身份确立了老舍的写作立场和写作姿态,因之而产生的贯穿于老舍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那种贫民视点使得他的小说不仅仅具有了一种浓郁的“平民精神”,而且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其与“底层”人民的价值观和情感世界相融一致的“平等感”。也正是由于这种贫民视点,使得老舍能从新文化运动和西方文化的热潮中脱颖而出。造就了老舍小说独树一帜的文化批判性。  相似文献   
66.
法兰克福学派经济批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经济批判理论的“修正”,它以某些现代西方思 潮为工具,以“人”作为经济批判的根本视角,以革命意识的形成作为经济批判的主要目标,对发达工业文明的某 些经济现象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批判。  相似文献   
67.
受众是理解媒介产业运作的关键。经验学派的研究中,受众角色的"主体性"长期被忽视,在批判视野中,对受众角色的理解则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从集体到个体,从异化到解放的转变过程。网络时代,受众的地位有所改变,角色也更趋多元和复杂,随之而来的文化产品所有权问题也成为新的难题。  相似文献   
68.
从空想社会主义向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是马克思幸福思想发展历程的重要一环,这一转变从根本上说是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革命的转向。马克思用"批判"和"继承"的手段改造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脱离"乌托邦"式的幸福观,确立了基于实践的幸福思想,这一思想包含三重内涵:理性精神——为人类幸福而工作,批判精神——现实与自我批判,人文精神——幸福人的崇高关怀。其中理性精神为基础,批判精神为核心,人文精神是灵魂。  相似文献   
69.
试论中国世俗审美文化的物欲化倾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中西文化和美学的比较研究 ,我们已经有了许多成果。这些研究往往是局限在人文文化或艺术美学方面 ,很少触及世俗的审美文化方面 ;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几乎已成为常识 ,譬如中国重在精神文明 ,西方重在物质文明 ;中国人审美强调对物质世界的超越 ,追求善的精神价值 ,诸如“比德”说之类 ,而西方审美强调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追求真的认识价值 ,诸如“模仿”说之类。笔者对此也曾深信不疑。但不久前因参与一个节庆课题的研究 ,深入考察一下 ,却发现中国人 (笔者按 :本文中特指汉族 )的世俗审美文化倾向 ,恰恰与这一认识相悖逆 ,呈现出明显的物…  相似文献   
70.
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苏维埃政权成立之初,托洛茨基就清楚地认识到了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思想,并对这种错误思想展开了坚决的批判。托洛茨基指出了不同历史时期苏联官僚主义的危害,阐述了消灭官僚主义的措施。托洛茨基对苏联官僚主义的批判对我党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