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534篇
科学研究   56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25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273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673篇
  2003年   536篇
  2002年   328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28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143.
数学源于实践,这在整个数学史上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千百年来,数学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必须把客观事物的数学属性用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数学公式来表达.这固然为数学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且使数学的适用领域更加广阔;但同时也使数学变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远离现实.难怪有的同学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数学太枯燥、太乏味了.  相似文献   
144.
自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作为最基本的教学用书、初中数学教科书依据数学教学大纲的修订进行了两次修订,一共有三个版本,分别是1994年10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经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试用,以下简称"试用本")、2000年4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试用修订本)>(以下简称"试用修订本")和2001年4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审查通过,以下简称"教科书").我们通过对比发现,代数第一册(下)"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两章的应用题修订前后有较大的变动,本文借此谈谈对教科书修订思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5.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高考每年都有一道解答题和两道选择填空题涉及应用问题,许多学生对解决应用性问题倍感困难.解决数学应用问题。关键要过好三关:一要过好读题关:即认真读题,缜密审题,确切理解题意,明确问题的实际背景,并科学地抽象、概括,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二要过好建模关:即合理设参,寻找条件与结沧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三是过好计算关:即用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已建立的数学模型,使实际问题获得解决.数学实际应用面较广、涉及生产、生活各个方面,而且数学应用题文字叙述长、数量关系分散而难以把握,因此加强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一般解题程序是。  相似文献   
146.
【题目】今年爷爷年龄是小明年龄的6倍,几年后爷爷年龄将是小明年龄的5倍,叉过几年后爷爷年龄将是小明年龄的4倍。爷爷今年多少岁?(假定爷爷年龄不超过100岁)  相似文献   
147.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高考数学应用题的分析与探讨总结出高考数学应用题的特点,包括试题考查的重点和命题走向.将高考数学应用题分成函数模型、数列模型、不等式(组)模型、立体与平面解析几何模型及排列组合与概率模型这五种模型,并对它们的解法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对应用题教学与学习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8.
无论是新教材还是旧教材 ,数列都是每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 ,而且近几年高考对数列考查的分值似有加重趋势 .如 2 0 0 1、2 0 0 2年在应用题中考查了数列 ,而 2 0 0 3、2 0 0 4年又以大轴题形式对数列进行了考查 .同时我们注意到数列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那就是交叉数列的出现 .一个数列的各项分别是由 2个或多个数列交叉构成 ;或者 2个或多个数列分别是由交叉条件给出 .我们把这样的数列称为交叉数列 .主要有以下 3种题型 .题型 1 一个数列的各项分别由几个数列交叉构成 ,求该数列的通项及前n项和 .例 1 已知数列 {an}的通项an=6n -5 ,n为奇…  相似文献   
149.
李恭仁 《甘肃教育》2003,(10):38-39
一、语言转换能力。应用题的题目往往较长,通常既有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又有数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以及其它学科语言,这就要求我们能根据需要进行各种语言间的转换,如1994年的“最佳近似值问题”:  相似文献   
150.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种最直观、形象的数学语言,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如何观察、提炼这些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来分析、解决问题,是考察数学能力的最好形式之一.利用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题,可以直接将问题的数量关系和本质属性揭示出来,从而充分体现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