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2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89篇
教育   19158篇
科学研究   1596篇
各国文化   134篇
体育   810篇
综合类   909篇
文化理论   197篇
信息传播   2087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373篇
  2022年   384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328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360篇
  2016年   499篇
  2015年   863篇
  2014年   1815篇
  2013年   1435篇
  2012年   1768篇
  2011年   1967篇
  2010年   1735篇
  2009年   1581篇
  2008年   2063篇
  2007年   1523篇
  2006年   1196篇
  2005年   1042篇
  2004年   942篇
  2003年   860篇
  2002年   787篇
  2001年   652篇
  2000年   591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8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孙绰是东晋的重要文学家,发表了一些文论见解,它们是:触物兴情,注重文学作品外在的直观美、声音美、风格应浅净,诗、赋、颂抒发感情,艺术具有动感人心的效果, 孙绰上述文论见解既有与他人相通之处,又有自己特色,丰富了东晋文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52.
马原年 《武当》2001,(1):16-18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以下简称《王论》),对各派太极拳爱好者来说,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其中有两句话,即“所向无敌”和“从心所欲”却被人忽略了。如何达到这两句话的境界,更少有人去研究。因此,我想就太极推手如何走向“所向无敌”之路,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53.
作者十几年来坚持对卡尔.马克思哲学给予了“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主义”的解释,受到了诸多同仁的批评。该文综述了我国50多年来哲学界中的“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的遭际,并答复了诸位同仁的批评,最后坦白了自己是怎样从“以人为本”的“实践人本论”到“以心为体”的“实践心本论”,承认了自己犯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可能错识。  相似文献   
54.
陈钰骅 《武当》2001,(5):24-24
能否严格遵循太极拳原理与法则锻炼,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问题。修炼者应先熟悉太极拳的拳理功法,即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著熟”。只有太极拳的拳理功法熟悉了,才能在锻炼中慢慢悟到太极拳不同于其他拳种的“劲”。“著熟而渐悟懂劲”,“著熟”是修炼太极拳者正确与否的路标。太极拳经典拳论都是著者的拳艺达到极精境地时的心得结晶。拳理拳法理论著作的熟悉理解,是决定太极拳爱好者能否入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
全真道与重玄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首先,全真道对重玄学有无双遣、病药双遣、“不知而知”、“得无所得”的方法论作了继承与发挥。其次,全真道对重玄学在整合传统的老庄道家、玄学、佛教等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以道性论为标志的心性哲理,也进行了继承与发挥。它不仅从静态的层面运用重玄思维规定形上性体与心体,并且在动态的修炼过程中仍然表现出重玄之姿态。再次,全真道并非只是对重玄学的简单重复,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消化、创新、拓展。全真道对重玄学的超越表现在神仙意涵的精致化、修炼工夫的落实、“真行”的突显等方面。  相似文献   
56.
现今所能见到署有虞昶姓名的敦煌遗书经卷计16件,均由向义感、李德和虞昶分两组监制,时间为公元671年至674年。虞昶一生所任官职计有:祠部郎中、度支郎中、将作少匠、工部郎中、太中大夫、少府少监、摄兵部侍郎等,袭其父世南爵为永兴县开国公。  相似文献   
57.
58.
59.
涵化研究的两个十年(上)--一个总体评估和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篇文章提供了关于涵化研究的理论回顾和元分析。作者考察了缘起于乔治·格伯纳及其同僚的有关涵化分析的根源 ,并回顾了发端于 1970年代以来的涵化分析研究的进展。文章还回顾了这些年来关于该理论的批评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批判性评价及有针对性的答复。在上述基础上 ,作者从 2 0年来涵化研究的实证结果中提出了一个元分析。该分析显示 :所谓涵化效果的平均值仅有 0 9。大多数 (但并非所有 )文献中报道的各种各样的涵化结果均可以归因于仅仅是样本使用上的错误。然而 ,尽管作者检验了假设的调节变量的多样性 ,他们还是没有发现明确的调节变量。分析指出 ,只有当从一个元分析的角度透视那些关于涵化结果的资料时 ,许多理论上的争议才会淡出视野。  相似文献   
60.
書館特論北嵨武彦[ほか]著,東京:東京書籍株式会社,1998.-267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