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21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3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51.
钟夏  董琳 《大观周刊》2011,(41):35-35
孝道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宗法制度建立的需要,是中国先民们经历了由“敬神”往“敬人”转变的时期而总结的规范,是一种文化上的自觉。儒家传统孝道是通过实践层面的行为,去收获精神层面的满足。它体现了人类生存环境的丰富多彩,也使得人类的生命达到较“原始”的状态。  相似文献   
652.
通过对太极拳所蕴含的"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民族"等人文精神进行分析,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它的"旨在不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慎战论"以及中国推行"内圣外王"的治国之道、"和谐竞争"的共同发展、"修身克己"的文明国家、"刚健有为"的民族情怀有着相通之处。太极拳"旨在不战"的文化精神,是一种文化修养、道德的教化,是世界所接受"和谐"的价值理念,是树立民族"不贪婪"、"不战争"、"不屈服"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653.
仁与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孔子的修养思想也正是基于仁与礼的思想体系建构起来的。孔子修身思想的目标及根基在于"礼",养性思想的目标及根基在于"仁"。仁礼合一,成就君子人格。当今人们对自己生活品质的重视,理当积极吸纳孔子修养思想。  相似文献   
654.
中国礼仪是以传统文化深厚的内涵为依托的文化载体,其传播方式应具有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美德的指向。在高校礼仪课程中进行传统文化探索,探讨礼的本质与内涵,寻求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现代礼仪的契合,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礼仪课程育人功能的进一步深化。高校礼仪课程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应以明德修身为基石,将礼仪课程深化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的过程。将传统文化与高校礼仪课程相结合的主要策略包括以传统美德为主题导引课程,有效促进高校学生内在修养的提升。古为今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将传统文化的德育要素转化为适应现代大学教育的礼仪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655.
小荣 《八小时以外》2013,(11):48-53
每到初冬时节,最实用的单品非针织衣莫属,内搭柔软贴身,外罩修身保暖,从清晰的线条到微妙的不对称剪裁,再到各异的编织手法,不必费心张扬也可闪耀光彩。早期的针织衣来自于英国一些以捕鱼为生的小岛渔民,为了抵御寒冷的海风,人们用纯羊毛编织紧实的羊毛衣御寒。这些编织技法与编织渔网的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处。起初,人们只会  相似文献   
656.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传统修身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为人修身的文化,是一种适应社会、适应历史发展的道理。中华传统修身文化具有浓厚的哲学基础,修身文化源于哲学,同时,哲学的发展又对修身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657.
中华民族传统的修身方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教育史的重要内容。对此,中华民族的道德教育之祖孔子多有论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相似文献   
658.
古代经典中的家政思想与社会政治思想密不可分。《论语》、《孟子》在论述修身治国之道的同时 ,对“齐家”亦予重视。“齐家”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孝顺父母、夫妇关系、子女教育、物质生活和理想家庭模式等方面。这些对后世起到先导的根源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659.
柳永和朱熹是两种截然不同旅游思想的代表。柳永作为一个不受封建礼法所羁的北漂族,科场失意,寄情于城市人情风物,游仕于大江南北,追逐世俗的游乐,寻找人性的本真,形成了自然无羁的逸游思想。而朱熹在旅游中执著于山水之乐,认为旅游不只是精神港湾,更是修身之要,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山水比德思想,悟真道于山水,于悠游中探索宇宙万物的规律,成就了理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