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21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3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逐渐成为重要的修身教育阵地。面对新世纪、新形势,加强高校网络宣传教育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大学生修身教育工作创新和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2.
中国古代修身思想十分丰富,其典籍浩如烟海。笔者长期研读中国哲学并深入思考,择其修身思想的核心与精华,探究其相互内在关系,归纳为十大修身思想,即罗伦生死同异思想、老子不病不亡思想、叔孙豹三立思想、孔子立达思想、吕氏三先思想、伊尹先己思想、荀子口身思想、孔子六蔽思想、孟子大任逆境思想、《大学》三八修身思想。继承中国古代修身思想,对于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3.
孔子主张以家治国,"仁"政与"礼"治并用的办法,并建立起严格的等级制度,以维护"礼",约束"仁".他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使民以时.要求统治者要修身正己,勤政务政,同时,为政要清正廉洁,在用人选人上应不唯亲,要以贤才为标准.  相似文献   
94.
在快速变革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取决于能力,更取决于高尚的道德修养。通过分析农业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修身教育的内涵以及修身教育的现实价值,提出了农业高职院校学生修身教育与积淀修身内在功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5.
谭虎 《家庭教育》2014,(1):94-94
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曾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一封家书,名为《诫子书》。其中有一句话被人们奉为经典名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说,君子的品行,需要以安静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以节俭努力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不恬淡寡欲就不能表明自己高尚的志向,不宁静安稳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相似文献   
96.
教会做人     
周德义 《教师》2019,(1):130-130
教育是什么?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是每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每个社会都会思考的问题。说到根上,说到根基、根本上,我以为,教育即是“教会做人”。无论是儒家的教育观,教育是通过“格物”“致知”,达到“正心”“诚意”和“修身”养性,形成完善的人格,最终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还是蔡元培所言“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或者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叶圣陶的“教是为了不教”,以及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都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是“教会做人”。既然是人,必然有一颗人的心。  相似文献   
97.
<大学>的基本思想"三纲"八目";修身与践行相互为用、相得益彰;"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结合,德治与法治并重.  相似文献   
98.
本文试图从《论语》中有关“仁”的几段师徒间的具体问答,来阐释对“仁”的理解,形成理解“仁”的一条主线,以便更清楚分析孔子“仁”的递进性,从而获得些启示。  相似文献   
99.
常言道:老师是学生的楷模,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情操,渊博的学识和得法的教授技巧,才能培养出好学生来。所以,作为教师,修身应该是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00.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兴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及中国对国际社会的积极融人,人们对公民教育的关注与讨论也越来越热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意识教育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渠道进行,其中,学校是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