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417篇
科学研究   140篇
各国文化   43篇
体育   227篇
综合类   82篇
文化理论   30篇
信息传播   3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刘戈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6):202-203
江永瑶族《经板》木刻版画的发现、产生、应用及其价值的认识与研究。  相似文献   
42.
43.
高度专业化农作与混合农作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两种不同的农作制度。研究清楚二者的优劣,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对高度专业化农作日渐暴露出来的弊端和混合农作的优点进行了对比剖析,并对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适宜推行混合农作的原因和怎样推进混合农作在我国广大农村健康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4.
刘任庆 《文教资料》2007,(13):169-170
本文论述了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四个方面:师、爱、实、信;并指出在德育工作实践中,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而应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5.
《河西学院学报》2017,(3):48-60
俄藏敦煌《大般涅槃经》写卷共有1300号,其中有北本1283号,南本7号。此外还有《大般涅槃经后分》写卷18件,其中1件尾题"大般涅槃经卷第卌一"。从字体看,俄藏敦煌《大般涅槃经》写卷多为楷书,但有65件隶书或者隶书意味较浓的写卷。俄藏敦煌《大般涅槃经》写卷多为残段碎片,经过比对发现,可以和《国图》《英图》及《晋魏隋唐残墨》写卷缀合的有12号,《俄藏》残片间可缀合的有143号55组。俄藏敦煌《大般涅槃经》写卷主要有三个特点:碎片多,隶书写卷较多,《俄藏》残片间可缀合的件数多。这些特点,和俄藏敦煌《大般涅槃经》写卷的来源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46.
唐代刘知几在《史通》中表现了他对经书怀疑的经学思想。这是对官方统一经学思想的背离。他疑经的立足点是对史实的追究,但并不是要推倒经典的权威地位,主要意图是要求重新解释经书。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疗效。方法:12例经影像尿动力学和膀胱镜检查诊断为膀胱颈梗阻的女性患者,行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采用SPSS软件比较术前术后尿动力学参数。结果:12例患者术后平均最大尿流率(Qmax)21±4.7mL/s较术前平均Qmax8.4±3.2mL/s显著增加,平均排尿量305±122mL较术前185±82mL显著增加,平均残尿量16.5±12mL较术前135±121mL显著减少,排尿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8.
求学以明道也是章学诚的为学目的 ,对道的新认识与其学术理论方法的建立关系重大。道为立言之本 ,道不离器是六经皆史论的立论根据。对闻道的重视也使他在为学方法上迥异于时人 ,而偏重对义理的探究。而《文史通义 .原道》篇是其对道的论述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49.
刘贺在昭宣之际的被拥和随后的被废黜(简称为立而复废)是西汉历史和经学史上的大事。对刘贺政权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促进经学史研究的发展。结合刘贺立而复废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对汉宣帝时期增立《谷梁春秋》博士进行新的考查,以便得出新的结论并进而引起对于汉代经学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50.
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向来被认为是庄子表现自己对死采取的一种旷达的态度。本根据献中对南方少数民族民间习俗“娱死”丧葬仪式的大量记载,探明庄子承受的化渊源,而认为他的“鼓盆而歌”,只不过是当时民间习俗“唱斋”“娱死”这种丧葬仪式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