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2618篇
科学研究   56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95篇
文化理论   58篇
信息传播   3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365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试论高校贷款中的主体失范问题及解决之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银校合作"三大主体在高校贷款过程中的行为失范为研究视角,解释了我国内地高校贷款困境产生的根源:高校因教育市场主体地位的缺失导致"投资饥渴症";银行由于高校有"国家信用",敢于放贷;政府规制实效滞后、成本过高并产生寻租行为.应该"追根溯源",切实规范"银校合作"主体的行为,从而解决高校贷款的困境.  相似文献   
92.
陈春兰 《河南教育》2007,(10):33-34
丁新胜,南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副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  相似文献   
93.
国家助学贷款一直缺乏有效的贷款跟踪管理手段和防范金融风险的手段。解决国家助学贷款的回收瓶颈问题,必须构建政府、银行、高校、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学生“六位一体”的国家助学贷款还贷保障体系,其中,政府主导是关键,加强银行和高校双重管理是有效途径,疏通还贷渠道是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94.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种国家政策性贷款业务,几年来取得了重要成效,许多家境贫困的学生通过助学贷款这条"绿色通道"顺利地完成了学业,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笔者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的实际现状,提出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在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基础上,必须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多机构参与助学贷款业务体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95.
我当老板     
朱蕾 《红领巾》2011,(5):46-46
星期六下午,我自告奋勇地跟妈妈说我要去卖货,当小老板。妈妈一口答应,故意激我:“看你有没有那么能干啰!”我拍拍胸脯.肯定地说:“你就瞧好了!” 采货 说干就干.我在妈妈那里贷款20元后就去批发店购物了。我东挑西选,  相似文献   
96.
国家助学贷款困境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在机制设计上存在着诸多缺陷,这也是导致其陷入困境的内在原因。文章运用新制度主义的分析方法,分别从产权、交易成本、合同、激励缺失和信息不对称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7.
将德尔菲法和模糊数学相结合进行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的评估,首先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实际状况用语言变量对准则层和指标层进行评定,然后将语言变量转化为相应的梯形模糊数,确定权重模糊数以及各指标对准则的贡献模糊数,最后利用模糊运算得到最终的贷款者信用情况的客观数据,并将计算得到的信用值代入模糊评价的评语集中进行信用等级评定.  相似文献   
98.
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中资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分析,提出在贷款工作中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99.
据悉,广东高校助学贷款违约率已经从2008年的23%下降至2011年7月底的1.06%,违约率为零的高校已有34所。  相似文献   
100.
视窗     
要刊视点家长强权是最隐蔽也是最锋利的刀子人们一谈到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时,都说孩子被溺爱坏了,有人为了不溺爱,更严厉地要求孩子,结果孩子更不如意。其实,只要是正常的爱,给孩子再多也不会把孩子爱坏了。如果有些爱让孩子变坏,那只不过是披着爱的外衣的过度管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