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3059篇
科学研究   93篇
体育   142篇
综合类   5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276篇
  2014年   742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一直是广大一线高中语文教师苦苦思索的问题。近年来,在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已普遍获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之于以往也更加强烈了。虽然已经获得了一些成就,广大高中语文教师不可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因为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笔者认为,若要真正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师的教学必须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一、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当下,新课程教学理念已经深深地扎进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心中,并规范着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其要求教师  相似文献   
102.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提高和发展的机会,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提高,能促进他们的发展。文章对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以期教学活动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思想,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3.
刘云霞 《辅导员》2010,(2):60-60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何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成长的动力呢?我创建了“以读为本,自主发现”的阅读教学新模式,即在课堂上教师不要用僵化的标准去束缚学生,而是从每个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把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为丰富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04.
王福英 《广西教育》2014,(43):147-148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的个人差异明显,对此,应对高职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进行了解,进而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5.
钟兰金 《知识窗》2012,(1X):68-68
<正>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认识的偏狭,加之"应试"的指向,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学生就在这种重复的题目中,渐渐地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设计新颖、有趣、开放的  相似文献   
106.
在农村中学,学因生的比例较高,物理科的学困生也不例外,这些学生中极少数是因为智力因素导致的,但大部分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这是学生个体差异所决定的。学困生的存在是教育不可避免的现象,无论教育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等程度都会存在,差别只是比例的多少,因为人的智力、性格、记忆力、理解能力千差万别。从另一角度来说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却又是提高整体教学成绩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我们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责任所在。所以帮扶学困生是责任所在,义务所归。  相似文献   
107.
叶月兰 《上海教育》2007,(11A):49-50
个别辅导非常必要。不管教师工作多么细致,多么有效,班级授课这一群体教学模式一定都会产生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在课堂,尤其是课后的作业反馈中都会一一呈现出来。为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发展,教师只有利用反馈信息,寻找适合学生需要的个别化帮助,作为群体教学的补充,别无选择。也就是说教师要在教学中采用简短的、诊断性的形成性练习,发现每个学生通过教学已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掌握,然后为学生设计并实施补救方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8.
时下,在很多教育类文章乃至影视文学作品中,常常涉及到这样一个话题:班内失盗之后,老师经过仔细调查了解,把目标锁定在某些学生身上,可无论老师怎么好话说尽,他(她)都不愿主动承认错误。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我们见的最多、也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做法常常是这样的:为了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老师采取“哄”的办法。或是在班里宣称失物已经找到了,或是自己先想办法垫上,然后告诉学生们有人已悄悄把东西交给了老师,接下来再对这种知错就改的行为大大表扬一番,试图以心换心,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学生,让他(她)良心发现。最后的结果大致相同:第二天,…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充分肯定了译者在垮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一个译者就是一个世界,每一个世界都有自己的特征,即个体盖异。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将这种特征带入了译本。虽然大家共用一个文本,但译本却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一种不为人的意志所能改变的客现存在,无论你凭借何种手段,作出何种努力,都无法将其消除。  相似文献   
1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评价应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但现行的音乐评价与当前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评价的方式大多采用“一锤定音”式,即唱(奏)一首歌,然后给出期末成绩。这样的评价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使评价者处于消极的位置,容易给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制约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