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8042篇
科学研究   821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297篇
综合类   233篇
文化理论   70篇
信息传播   75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957篇
  2013年   575篇
  2012年   690篇
  2011年   1197篇
  2010年   840篇
  2009年   1132篇
  2008年   941篇
  2007年   691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陈染小说研究一直聚焦于其小说独特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上,而陈染小说独特的价值体系研究受到了不应有的冷落和忽视。敞开女性私密生活与私语化表达方式是陈染用以拆解传统主流价值支点,重构个性化边缘价值支点的特殊手段,陈染小说的核心意义是建立了一个个性化的价值确认体系——内倾性、过程性、非功利性、非道德性的价值确认体系。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以在研究界备受冷落的王蒙的“荒诞小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一历史批评、文化学和叙事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从考察王蒙先生的“荒诞”观念出发,深入内在的文本情势阐释之中,通过对几个文本的细读,重点考察了王蒙荒诞小说的内在情势。作者认为,在这些荒诞小说中,始终交织着“真”-“幻”、“个体”——“群体”的对立结构,从而形成了文本的荒诞意味。  相似文献   
993.
哲学教育作为价值塑造的载体,它的任务是造就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主体。与人的生存发展阶段相适应,人的主体性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即群体主体、个体主体和类主体。群体主体已成为历史,个体主体在当前的发展中显示其优越性的同时,也暴露出大量矛盾,形成现代的生存危机和困境,类主体是全球背景下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类主体的建构要求哲学教育必须实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等诸方面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个体主体向类主体的转换,塑造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994.
李霞 《今日教育》2008,(10):38-38
在学校里,或许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一些场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有些教师或大声斥责,数落学生的种种不是;或冷眼相看,恨铁不成钢;或一纸“告状书”告到家长处……然而,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于是,有些老师就会说“某某学生屡教不改”“某某学生太顽固了”!  相似文献   
995.
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所谓生命教育,是指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  相似文献   
996.
学校型学校构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师生实现个体生命价值,体验人生成功情愫。人的自由是否受到充分尊重,人的潜力是否获得有效激励,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是否充分生成,人的生命是否体验到深层幸福,这是学习型学校构建的努力方向和判断标准。从生命视角出发,学校管理者应摒弃纯管理的思维方式,关注师生的生命诉求,尊重师生的生命自由,提升师生的生命幸福,从而把学习型学校构建和师生生命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个体和组织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97.
论学校共同体及其理想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和知识、技能的学习不同,个体德性的培育离不开共同生活。关于“共同生活”,伦理学上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从共同善(common good)的角度所理解的“好生活”。好生活不是个人生活,而是人所共同追求、应当实现的生活。二是从权利角度所理解的“公共生活”。人既有追求好生活的权利又有尊重他人相似权利的义务,  相似文献   
998.
六次搬家     
邵明法 《师道》2008,(7):20-21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房子,不仅仅是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地方,房子给我们营造起来的家,是我们每个人心灵栖息最重要的场所。“我的家就是我的城堡,每一砖一瓦用爱创造,家里人的微笑,是我的财宝,等回家才知道,自己真的重要。”教师作为社会个体,同样在追寻着那个安定的小港湾。改革开放30年,教师从拥挤狭窄的单身宿舍搬到宽敞明亮的大居室。每一次的住房搬迁,纵然有苦有乐,但在奔波流离中,我们获得了生活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999.
爱默生的散文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在:崇尚个体生命的自由、拥抱人生孤独的美丽、执着的追求生命的完美、热爱自然的精神人格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00.
在理性主义被强势推崇并发生深刻影响的现代社会,重提感性及感性方式,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必须对唤起对感性及感性方式给予深入思考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