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897篇
科学研究   26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52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和”是“中庸”观念的重要分支,源远流长。董仲舒继承发展了上古以来,特别是《中庸》的中和观念,形成了以贵中尚和为主体,阴阳五行为框架,由中致和为途径的理论体系,并从治身与治国两个方面展开中和论的实践应用。分别从养气、养心、衣食住行、男女之法等方面提出了以中和养生的具体方法。确立了中正的政治行为准则,以中和之道处理礼与法、德与刑、王道与霸道二元张力,提出了以礼主法、德主刑辅、以王统霸的治理模式。治身与治国都是由中致和,贯通一体。董仲舒的中和论是构建思想体系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贯穿于其思想体系的不同方面,起着贯通和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徐倩雯 《视听》2023,(5):51-54
为积极主动承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中国一直稳步推进“碳中和”路径建设,中国电影产业也应该有意识、有策略地响应并努力实现国家的“双碳”目标。中国电影陆陆续续有过践行“碳中和电影”的呼吁与尝试,遗憾的是,并未形成延续的生态电影发展脉络,也未提供可探索的行业模式雏形。中国“碳中和电影”的概念实际上包含了电影工业在内容生产和制作流程过程中的双重定义,其实现则需要在内容画面的传达、生态话语权的建立、商业模式的探索三方面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993.
潘光旦是我国近现代颇有造诣的教育思想家,他站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舞台上高瞻远瞩,积极汲取中华文化之精华,将“中和位育”作为通才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自由教育作为通才教育思想的精髓,全人格教育作为通才教育思想的目的旨归,为构建通才教育思想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潘光旦通才教育思想对当代大学人才培养要夯实通识知识,融通跨专业课堂教学;弘扬人文学科价值,构建通识课程体系;丰富全人格教育理念,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个体“位育”,促进国家整体“位育”的形成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当前我国正处于数字经济时代,加之新冠疫情爆发,数据中心加速承载电子商务、在线办公、无人驾驶、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应用,数量和规模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数据中心的能效问题不断突出,在碳中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背景下,高耗能的数据中心产业作为碳中和的重要分支,能效问题愈加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碳中和发展战略为背景,在阐...  相似文献   
99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中和品格进行了分析,对中西和谐思想进行了比较,得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同样是中西和谐观的中和产物,同样需要和谐理念来指导的结论,认为和谐的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必将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生物催化已经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饮料、化妆品、造酒和香料等工业。目前,较为成熟的有酶催化和抗体催化。本文概述了酶催化和抗体催化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框架与技术创新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系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文章对“十一五”以来的168项低碳领域政策文本进行了梳理分析,摸清了我国低碳政策的总体情况,以及政策的数量、效力、手段等特征,明确了当前低碳政策的缺口所在。在此基础上,围绕“双碳”目标实现的阶段性特征,绘制了未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框架。最后,重点分析了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社会发展路径从资源依赖向技术驱动转变面临的挑战,提出“十四五”时期推动实施“双碳”目标的总体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广东省能源发展及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在碳中和目标下,氢能开发利用在保障能源安全及低碳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广东省氢能利用及产业发展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主要体现在氢能产业链布局已具雏形、氢能推广应用规模领先全国,但同时也存在氢源保障不足、绿氢比例偏低、应用场景有待拓展等问题.结合广东省产业特色及优势,建议采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电解水制氢、工业副产氢提纯等方式解决氢源问题,并积极探索氢能在工业领域深度脱碳、交通行业低碳转型、天然气掺氢等领域应用发展,减少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对化石能源依赖,帮助难以减排领域深度脱碳,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999.
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已成为全球性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提出,对我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面对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挑战,文章提出通过能源变革,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的电力脱碳与零碳化、燃料零碳化,以及能源需求侧的能源利用高效化、再电气化和智慧化,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和核能为保障的未来清洁零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1000.
《中庸》第一章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和重点,提出了“天”、“性”、“道”、“教”、“慎独”、“中和”等概念。文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怨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说,文章的题名虽为“中庸”,但是总起性的段落中却没有提到中庸,而提出了“中和”这一概念,子思为什么提出中和这个概念,中和与中庸的关系为何,自然引起解读《中庸》者的关注。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探讨朱熹关于中庸与中和关系的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