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2793篇
科学研究   528篇
各国文化   72篇
体育   134篇
综合类   130篇
文化理论   61篇
信息传播   82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314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343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483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从2002年底到2003年3月,父亲写了三万多字关于奶奶胡墨林的传记。原本写奶奶的传记是想练练手,看看自己能不能写好一部文学传记,因为这种写法他还没尝试过,心里没有把握,另外,也是为了纪念奶奶。但只写了一部分,就放下了。原因是从2003年1月份,父亲已经开始写爷爷的传记《父亲长长的一生》了。  相似文献   
982.
常静 《文教资料》2007,(35):39-41
哈代是英国文学中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家,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构建了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叙事结构。而他笔下的女性都笼罩着浓郁的悲剧色彩。悲剧女性身后隐藏的并非是作者特殊的世界观,而是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矛盾冲突。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悲剧就是必然的。哈代通过小说中女性的悲剧对现实、伦理、道德进行严厉的抨击。  相似文献   
983.
张爱玲的作品是“细节的”是“个人的”。对个人情感的探索,对男欢女爱的细述,是她作品中最直白、最重要的主题。其特色有四:其一,婚姻仅仅是女性的“卖身契约”,情感反而退居其次;其二,张爱玲笔下的情爱多是在人性变态与扭曲中表现的;其三,情爱主题随着历史的前进而嬗变,充满了现代化气息;其四,情欲在婚姻中得不到满足,溢出婚姻外的情欲才是张爱玲关注的所在。  相似文献   
984.
本通过对《醒世姻缘传》中薛素姐的性格特征和她的婚姻悲剧的分析,说明了这一形象不同于其他悍妇的地方,探索了造成她的遭遇的社会原因。薛素姐形象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婚姻家庭状况所发生的一些变化以及人们对这些变化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985.
陈衡哲是五四时期最早传播与借鉴早期西方女性主义的作家,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封建社会女性苦难的同情,并针对现实,对女性如何摆脱其受压迫受奴役的命运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她的开拓意义就在于很好地融合了早期西方女性主义的主张,对中国女性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6.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杜牧的婚姻问题进行了稽考,一是杜牧在湖州“自定婚约”的真伪,二为其两次结婚的具体概况,文章认为前者纯属子虚乌有,未可据信,后者则就杜牧一生两娶的历史真实进行了勾勒,杜牧26岁时与元配裴氏结为伉俪,裴氏生三子,约于会昌三年卒于黄州,杜牧43岁时与崔氏再婚,崔氏生二子一女,大中六年杜牧卒时,崔氏尚健在。  相似文献   
987.
“七年之痒”是当前一个时尚热门成语。它指的是一种婚姻现象.意思是婚姻进入第七个年头时.浪漫与潇洒随着夫妻双方的熟悉.随着生活的压力而荡然无存,婚姻进入一个危险期。但为什么是“七年”?这种婚姻危机为什么称作“痒”.而不称作“七年之痛”“七年之酸”?那得从它的来历说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988.
婚姻以异性之人的结合为归属,而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婚姻的本质要与其相对应。从历史的层面分析,婚姻的演进体现为一种“从身份到契约,从契约到人权”的运动。本文通过对婚姻的含义之解读,剖析了婚姻的外在表现及本质内涵,并进而指出,这种“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退却,正是婚姻的属性使然。  相似文献   
989.
每年春节前后,总有关于农村话题的热点讨论.今年也不例外,一篇名为《有点想分手了》的帖子被转载到微博,“上海女逃饭”引发热议.2月21日上午,中国江西网发布消息称“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从头至尾均为虚假内容. 在“上海女逃饭”事件的传播过程中,鲜有媒体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和调查.澎湃新闻2月12日刊登的《网传上海女因一顿饭逃离江西农村男友家,网友称内容多处存疑》、界面网2月15日刊登的《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营销骗局大揭露,你被骗了吧》,本应能给其他媒体的热炒提个醒,但最终仍被“婚姻观念”“城乡大讨论”所埋没.即使有些媒体表明了对此事件的质疑,却未曾进行查证,而是跳过了质疑,继续讨论相关话题.  相似文献   
990.
奇林沃思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读和评论家们对奇林沃思的评价可谓林林总总,但多以批判为主。本以不同视角分析了奇林沃思对生活、婚姻、科学事业诸方面的态度、展现了他渴望幸福、忠于爱情,乐于关心他人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一面;探究了作的创作背景,分析了他对奇林沃思否定和批判的原因,以帮助读克服偏见,全面地认识奇林沃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