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879篇
  免费   839篇
  国内免费   1228篇
教育   197177篇
科学研究   20601篇
各国文化   201篇
体育   6306篇
综合类   7835篇
文化理论   1174篇
信息传播   21652篇
  2024年   802篇
  2023年   3462篇
  2022年   4088篇
  2021年   4577篇
  2020年   4603篇
  2019年   4823篇
  2018年   2574篇
  2017年   4441篇
  2016年   5818篇
  2015年   9551篇
  2014年   20060篇
  2013年   16094篇
  2012年   18791篇
  2011年   19727篇
  2010年   16900篇
  2009年   16227篇
  2008年   19049篇
  2007年   14994篇
  2006年   11777篇
  2005年   11204篇
  2004年   9372篇
  2003年   9018篇
  2002年   8387篇
  2001年   6888篇
  2000年   5127篇
  1999年   1863篇
  1998年   1098篇
  1997年   851篇
  1996年   690篇
  1995年   484篇
  1994年   439篇
  1993年   303篇
  1992年   304篇
  1991年   187篇
  1990年   188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51.
杨春生 《江苏高教》2006,(6):114-115
高校德育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研究新形势、新情况,探索德育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拓展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采用创新和超前思维,体现高校德育工作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特征,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与先进性,增加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
53.
周丽 《云南档案》2005,(5):33-35
本文通过对三种信用档案管理模式的利弊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目前情况的信用档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4.
本文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意义。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成才,使人完善,“以人为本”有着丰富的教育学意义,与教育及教育学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其根源在于知识经济主导的信息社会对传统知识观的颠覆;“以人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质内容,道德、道德教育的内涵,道德发展规律和道德教育规律要求德育理念必须“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55.
为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本力图从道德品质形成的外因和内因两方面着手分析,以期达到德育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56.
如今,文化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文化发展被视作一种产业。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耿马文化发展工作也到了探索以“市场化运作模式”替代“传统工作模式”这一课题的时候。  相似文献   
57.
阿楚 《新闻前哨》2001,(2):32-33
广播音乐是广播文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占有比例越来越大,直至产生了专业化的音乐电台,甚至从中分离出了古典音乐台、爵士音乐台、流行音乐台等。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比较,是最有广泛性社会影响的艺术,不同年龄层次与不同生活环境的人们都会有自己的音乐生活;音乐又是一种完全依靠听觉欣赏的艺术,视觉对它是一种干扰,因此它更适合于广播传播。 广播音乐节目的总体宗旨,在于形成高品位的社会主流文化,培养人的高品位文化素质。因为只有杜会主流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只有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才能适应和推进社会的…  相似文献   
58.
镇海职教中心学校探索并实践了“多元一集约”的职教办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9.
建设一支具有专业化标准的现代高素质艺术教师队伍,是适应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艺术教师教育状况的基础上,从音美教师整体化培养原则,整体化设置课程内容,整体化培养的组织系统等多方面,阐述了构建现代中小学音美师资培养培训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60.
散文作为一种主体性最强的写作文体,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作家真挚情感和真实思想的直接流露。应该说,散文文体相对于其它文学体式来说,真正称得上是对现实秩序最好的观照与记录。细腻微妙的心灵律动借助真纯的文字总能给读者以真实可感的空间:精致绝美的话语倾诉伴随了熟悉的情景让性情之人都得到了精神慰藉。或许,正是因为这份可靠和真诚,许多散文家不约而同地追忆、描慕了童年的故事和情景,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个人化的记忆表达了人类共有的纯粹、洁净与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