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730篇
科学研究   62篇
各国文化   22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127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25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随着语用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语言运用方面的繁杂现象.Verschueren 认为这是语用学的困境,应该有一个连贯、统一的理论来统辖语用学的研究.语言顺应理论的建立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通过对 Verschueren 的语言顺应理论作一概述与阐释,并结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分析、讨论外语教学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72.
<情人>是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本文从兄妹关系,母女关系和两性关系三个方面出发,阐释了<情人>中人物的基本伦理关系,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玛格丽特·杜拉斯在<情人>中体现的对传统伦理格局的反叛,追求以"爱"为中心的新型家庭伦理观念和崇尚人的生命本体欲望和两性平等的情爱观.  相似文献   
273.
生态批评大潮中出现的环境文学作品常使用隐喻这一修辞手法,由此而产生的意象也有着深刻的含义.加拿大著名女作家阿特伍德的作品<羚羊与秧鸡>作为一部生态启示录小说充分发挥了隐喻的作用创造了许多引人深思的意象.本文就其中部分意象,如"喜福多"和"天堂计划"等进行分析,以加深对隐喻的理解并阐释其启示录内涵.  相似文献   
274.
科学自由不是“天马行空,任意而为”式的“永无限制”,它不能超越人类社会的普遍法则,不能违背人类文明的价值取向,不能脱离主体理性的制约。在科学自由中,贯穿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精神,旨在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确立科学造福于人类的终极理想。  相似文献   
275.
翻译,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都离不开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如果说,理解是对原文的接受,那么,解释就是对原文的一种阐发。在这个意义上,译者既是对原文的接受者即读者,又是原文的阐释者即再创作者。  相似文献   
276.
赫施的意图论从容观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决定文本意义的是作者意图,他提出了两个关键的词,即意义和意味,实际上这是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求对话和调和。在新的解释学视野中,他的关于解释有效性的自身限度的问题是有启示意义的。在对话的语境中,如何通过作者意图达到一种客观有效的释义,作者意图与读者意图之间如何调和,这些自然成为一个颇有意义的话题。  相似文献   
277.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美学论题的分析,认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既有共同经济规律特征,又有自身意识形态特殊性。从概念、关系、价值体现及作家地位等方面对比研究两者的区别及特殊性。  相似文献   
278.
青海新文学是伴随着青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发生发展的。在迄今近80年的历史中,经历了从边缘化的地区性写作逐步汇入中国新文学主潮并努力营造自身品格的流变过程。映衬着独特人文历史与自然景观的青海新文学,以对“自然与人”主题的关注和对精神家园的执着守望构成了其鲜明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279.
《诗经·伐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但对它的主旨的研究却始终难成定论 ,近年来新的说法有情哥说、敬老歌说、激发劝戒说、勤劳致富说、劳动分工说等。争论的焦点在于对诗中“君子”、“不素餐”以及“尔”“彼”人称所指等有不同的理解。这些理解都超越了其内在构架 ,进入了阐释的多元化困限 ,是急于突破传统研究模式的表现 ,但在没有更充足的证据之前 ,旧说不能因其老套而妄加否定。  相似文献   
280.
本文运用阐释比较方法,基于《红楼梦》与《浮士德》文本和文化的共相和异相表现形式,揭示二者所显示的文化精神内涵,以促成异质文本间或文化问的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