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1221篇
科学研究   52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48篇
综合类   51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久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节目管理的通知》,主要从9个方面加强对此类新闻节目的管理,提出了原则规范和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2.
曹魏时期,战乱频繁。为了保证兵源,当时的统治者实行士家制。他们通过“当色配婚”、重“士亡法”等具体措施来确保兵源。而这些措施的实行,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士家社会地位的低下。  相似文献   
23.
王媛 《出版广角》2016,(23):58-59
泛音乐时代的音乐产业链是基于音乐IP而生的生态型音乐产业闭环,包括由音乐作品链、演艺产业链构成的核心层和由IP衍生链构成的衍生层.音乐IP的影视剧改编是泛音乐时代下音乐产业链衍生层中开发力度大、改编收效显著的音乐IP衍生现象.文章在探讨音乐产业链演化的基础上,指出音乐IP影视改编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24.
《传媒》2016,(17):6-6
8月4日,《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类、娱乐类新闻节目管理的通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自2016年8月4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文献资料法等对“成绵乐”高铁沿线城市构建体育旅游产业带可行性进行分析,为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和地方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从区域协同发展的视角出发,采取以点带轴、点轴联动,市场主导、主体多元的模式,加快构建以成都为核心的“成德绵眉乐”体育旅游产业带.建议:通过思想引领,凝聚协同发展合力;规划支撑,优化区域协同空间;创新驱动,助推产业协同发展;制度保障,建立依法协同机制等措施.结论:通过积聚成绵乐高铁沿线各城市优势,形成体育旅游产业带已成必然,尤其在当前利好形势下,既能推动体育休闲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又能促使成德绵眉乐城市经济的整体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6.
“新维也纳乐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德奥兴起的一个现代流派。从乐派三位代表人物的作品和风格来看,其表现主义音乐发展呈曲折性。但不可否认,在20世纪的西方音乐史上,该流派的确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7.
毛泽东的诗词表现了多种形式的冲突和斗争,抒发了战斗的激情、胜利的喜悦,歌颂了抒情主体超过一切、压倒一切的伟大胸襟、伟大气魄与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28.
端公戏是昭通傩戏的总称,流传于云南昭通地区的广大偏僻山区。云南昭通地区位于云岭高原东北隅滇川黔三省夹角之中,处于中国傩化圈的边缘地带,傩事活动盛行。本在田野调查基础上,试就流传于云南昭通地区的端公戏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29.
木文从材料的分析与考据入手,对汉末经学大师郑玄的诗歌理论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将其理论主张归结为审乐和政观、诗之大纲说、美刺说和正变说等四个方面,并予以客观的解析。尤为重要的是,本文重点考察了郑玄诗论的依据,指出了他对前人理论、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0.
在古代南楚境内的道县,有一群雕刻古朴劲健的石人像,当地人称之为阴兵,并附绚丽的明代传说。经实地考察和大量文献对比研究,无论从历史特征和艺术风格来判断,这群石雕都不可能是明代作品,而是战国中晚期的武士雕像。首先,从自然条件与阴兵石雕本身风化程度来看,它比西汉石雕更包含一种远古印记;其次,从历史背景来看,这里自东周以来,沉积了深厚的楚文化底蕴。阴兵是楚文化的滥觞;其三,从历史风俗特征来看,阴兵石雕是楚人尚武、信鬼祟巫的反映;其四,从雕刻艺术的文化内涵来看,阴兵石雕反映的是战国中晚期楚雕文化特点,是战国武士精神文化的艺术表现。根据以上考证,结合历史分析,这群湮没于山野密林泥土中的阴兵石雕,可能是一场悲壮历史的凝固,是楚国最后一场生死战争的定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