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湘籍名将孙道仁辛亥革命中曾立下大功,"二次革命"开始后亦曾发表通电,声明福建"独立",还一度被北洋政府任命为总统府高等顾问,授永威将军衔。然由于其优柔寡断,且对形势发展缺乏敏锐的观察力,遂一次次遭受排挤和打击,最终郁郁而终。  相似文献   
32.
1913年3月,“刺宋”事件发生后,革命党内出现武力讨袁与和平解决的意见分歧,孙中山力主讨袁,赣都李烈钧态度坚决,积极拥护孙中山主张,于7月12日率先在湖口发动起义,史称“二次革命”.本文在查阅梳理大量民国史料基础上,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了李烈钧率先发动“二次革命”的原因,即李本人坚定的革命意志、江西的“半独立”状态、革命党人的反袁方略与南方的局势变化.  相似文献   
33.
为了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袁世凯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和国会,颁布专制独裁的《中华民国约法》,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修改大总统选举法。1915年12月25日,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声讨,蔡锷等人参与的护国运动最终使袁世凯的帝制梦破灭。  相似文献   
34.
35.
张人善 《中国科技纵横》2014,(8):234-235,237
当前我国医学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以生物医药学为主,出现了四大无法克服瓶颈。我国2014年两代会上,出现了看病难、看病贵、疗效不满意、医患关系紧张关系,代表、委员们提出当前医学改革多种意见,如全复盖、低成本,在生物医学圈圈内创新等,都觉得不是好办法。我认为最佳改革方法,是走医药科技改革创新之路。将“生物医学”进行第二次革命,改革创新到“生物心理社会医药学”上。  相似文献   
36.
档案利用的“二次革命”;走出档案学研究的误区;档案馆“资治”、“存史”和“化传承”功能辨证;档案行政执法问题探析;档案网站建设的前期策划与定位。  相似文献   
37.
瞿秋白在中共"八七会议"上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纠正了党内的"玩弄暴动"的错误倾向;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后,瞿秋白又批判了米夫、王明等人的"左"倾错误论点.瞿秋白参加"左联"工作时,为"左联"提出了新方针、新任务,并全面、正确、深刻地评价了鲁迅.  相似文献   
38.
《新闻世界》2007,(4):6-7
面对惊人的住房价格,个人合作建房正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 2003年,北京有人提出个人合作建房的设想。进入2005年后,此类方案在广州、沈阳、深圳、南京,厦门、武汉、杭州、成都等城市纷纷出炉。2006年底,“个人合作建房”再次在温州“破冰”。“二次革命”的汹涌来势,让想买房而又囊中羞涩的普通百姓充满了期待。个人合作建房的春天是否真的要到来了?[编按]  相似文献   
39.
邹汉明 《教师博览》2011,(12):24-25
余杭章太炎先生,虽"厌恶孙中山,对黄兴不感兴趣"(张鸣语),却与孙黄并称"辛亥三杰"。他是"革命的先觉,小学的大师"(鲁迅语。这里的"小学",是指文字学)。他读《说文解字》读了七十余遍,"卓然见语言文字之本",对中国文字音、形、义的认识,当世无出其右。他给三  相似文献   
40.
"二次革命"失败后,围绕国民党与国会关系问题,国民党系议员发生了严重分歧,选择继续留在国会的国民党议员寻求通过政治手段而非军事手段解决与执政当局的冲突。为此,他们通过国会平台,采取了一系列动作,以缓和与政治对手、政府以及袁世凯本人的紧张关系。不过,国民党议员的转变很大程度上难以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也使得国民党在国会中的制衡作用不断消解。随着袁世凯成为正式总统,国民党议员被迫暂时终止其政治生命,民初议会政治至此也走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