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于秀慧 《文教资料》2011,(11):98-99
本文简要介绍了段启诚先生的生平、二胡曲创作特点及其艺术成就,并着重对其二胡曲《苗岭早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苗岭早春》曲反映了苗寨青年欢乐歌舞的盛大场面,大量运用了新的演奏手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42.
此曲作于1928年6月。这年,由于学校停办失业后又恢复了上课,同时刘天华开始考虑创办"国立北平音乐学院"。因此,生活稍有了安定,心情也比较愉快,在这种情感氛围下创作了此曲。有人把刘天华创作的10首二胡曲分成两类:一类是"苦、独、病",一类是"悲、空、闲"。据刘氏的学生陈振铎回忆,在1945年重庆国立音乐院国乐组学习时,又有学生杨其铮取乃师创作的10首二胡曲名,编成五言联以便记忆,颇  相似文献   
43.
她们在去音乐厅参加一场大型演出的路上相识。她叫王以汝,另一个叫连小玲。她演奏小提琴曲《梁祝》,另一个演奏二胡曲《二泉映月》。她们感觉很投缘,成了知己,又结拜为姊妹。王以汝称连小玲姐姐,连小玲唤王以汝妹妹。那一年,她们13岁。  相似文献   
44.
欣赏着欢快的二胡曲《赛马》,我信心十足地投入了艺术教学活动中。一来,我本身学过二胡,又拉过《赛马》曲;二来,本人对这首二胡曲格外喜欢,心想让孩子们听懂、喜欢这首曲子真是“小菜一碟”。音乐开始,我便潇潇洒洒地展示了几个优美姿态:轻盈地骑马动作;利索地拉缰绳;动情处顺势拉起二胡(动作)……果然,先前设下的问题“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想想,跟哪种动物有关联?”没难住学生,学生一下子听出来。而后,我亲自进行演奏,孩子们听得张开了小嘴乐。乐曲旋律流畅,跌宕起伏,时而欢快、时而舒展、时而马蹄声声(拨弦)、时而快马加鞭……让  相似文献   
45.
唐玉林 《大观周刊》2011,(39):38-38,36
文章从音响形态、作品表现、演奏者审美情趣三个层面来分析和探究二胡演奏中的音色及其枝法表现形态。然后结合二胡的物理发声与演奏技巧来分析不同音色形态的具体色彩性变化、不同地域二胡曲的风格性技法带来的音色变化、演奏者的个性和对音色的追求形成的千姿百态的音色风格等。  相似文献   
46.
当今,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语言文字都是一带而过,文本中的生字留成课下练习,课堂教学时大多以课文内容为核心,还有很多教师仅仅“教课文”。这种注重感情,轻视语言的理念应该淘汰。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养,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一、增强教学趣味,提高学习热情课堂教学过程中需加强趣味性,通过情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学习习惯,最大限度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文字综合运用能力有所提升,这意味着课  相似文献   
47.
<正> 《草原新牧民》是一首描写草原新牧民生活情景的二胡曲,同时也描绘了富饶美丽的草原风光,展现了草原牧区的美丽、壮阔的景象,倾吐了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们对草原、对新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未来的憧憬。全曲由七个部分所组成。乐曲的第一段为欢乐跳跃的小快板,乐曲描绘了草原新牧民朝气蓬勃地骑着骏马驰聘草原的欢乐景然。演奏这一段时,速度不易拉得太快,中速稍快即可;快弓要求拉得干净、清楚,手腕要自然放松,节奏重音要拉出来,尤其是一、三、六、八、十三、十九几小节的第一个音,要比节奏重音还要稍重些,这样,才能使音乐更为生动、形象化。第二段描写了牧民们经过一段骑马奔驰以后,余兴未  相似文献   
48.
诗亦歌来歌亦曲,盛唐王维七绝《送元二使安西》系传世之作,经历了音乐家们千百年来将诗作由“减字谱”之琴歌拓编为各类琴曲的漫漫程路。本文对该诗器乐化的二胡独奏曲《阳关三叠》的曲歌,诗画的线索展衍,进行了辩证和梳理;对中国古典诗词音乐化的经典作品——二胡曲《阳关三叠》进行了演奏技法、创作方法的充分诗化的音乐形象发散分析,为中国古典诗歌文化在中国民族器乐音乐文化中得到神韵的传承解读出了清晰、明确的标向,同时给诗意化、歌吟化的二胡琴曲的创造、演释注入了更为广博、深厚的文化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