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250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64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0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左传》选篇《郑伯克段于鄢》(见隐公元年)中的"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一句。历来对"聚"的解释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聚"是聚集粮食或粮草;一种认为"聚"是聚集民众。本文从各种文献角度考察,得到"聚"为聚集粮食或粮草的意思。  相似文献   
32.
朱霄 《天津教育》2003,(4):42-42
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上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于老师的每一堂课都充满笑声、掌声、赞叹声。凡是听过他讲课的人都为他高超的教艺而折服,无不赞叹他的课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笔作为于老师的弟子,每次听他讲课都受益匪浅,特别是他课堂上轻松自然的教学幽默更让听课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33.
从"二里头文化"、"三星堆文化"、"宝墩文化"等重多考古发现及其对所出土的大量珍贵文化物所进行的深入考证可知:二里头文化就是古蜀文化,古羌民族所创立的夏文化与古蜀文化之间不仅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而且有其同祖关系,这可作为"禹兴于西羌"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34.
本文考定莫高窟第 4 5 4窟主室东壁门南第 1身于阗国王像不是李圣天 ,而是 96 7~ 977年在位的尉迟输罗即从德或其他。从于阗国王像与洞窟可能的几位功德主共存时间关系来考察 ,第 4 5 4窟窟主为曹延恭 ,即由曹延恭创修 ,曹延禄续修完成。  相似文献   
35.
在天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立项试点的前提下,以建设特色英语第二课堂为切入点,探讨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改革新路子,力争通过寓教于剧,对提高大学生的业务水平、文化品位及团队精神等诸方面素质起到一种“催化剂” 的作用,更好地为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36.
现代的课堂教学应该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是组织者、启发者和引导者,学生的主动发展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和因势利导,而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取决于教师课堂导语的艺术和魅力。这里的导语,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富有意义的对话,是  相似文献   
37.
烦恼     
一直以来,不乏有探索语文教学改革之人.陶行知、叶圣陶、魏书生、于漪等,他们的探索创新在语文课堂上留下了一串串永闪光芒的足印特别是陶行知老先生关于创造教育的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可以从他身上学到改革传统语文教学的自信,产生教学研究的勇气,并结合自身实际,  相似文献   
38.
潘学容 《四川教育》2007,(11):33-33
案例: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小稻秧脱险记》(质疑问难后,于永正老师把学生写在纸片上的不明白的词语贴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39.
去年暑假,我再一次走进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我感觉每读一次,都像和一位智者在倾心交谈;每品一次,都像在接受一次爱的洗礼。书中的篇篇文章短小精悍,文笔流畅,像跟读者娓娓谈心,又像讲故事。生动有趣的实例,精彩幽默的话语,常常让我忍俊不禁。但细细回味,在幽默风趣的文字当中,又有一种历尽人生沧桑的凝重感,读着读着,  相似文献   
40.
李敏  黄亢美 《广西教育》2006,(7A):49-51
第一课时 (让学生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 师:这篇短文作者写得最多的是什么? 生:对话。 师:(板书:对话)作者在这篇短文里,除了最后一个自然段,其它都写人物的对话,事情在对话中进行,对话完了,事情就结束了。可见,写好对话是相当重要的。作者在文章中是怎样写人物对话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