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534篇
科学研究   6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2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王夫之天人论是船山学也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问题.在天道和人道二者中,王夫之更加强调人道的作用,提出互为道器的天人论.这种思想不仅吸收了张载和朱熹的学术养分,也对道家思想作了批判的吸收.然而,其中的矛盾,恰是王夫之在思想创造中进取与努力的体现,对今天的中国哲学依然有启发.  相似文献   
72.
弗洛伊德以力比多的投注来解释自恋的现象,并构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主体意识结构。拉康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引进结构语言学的象征概念,提出了镜像阶段的理念,将主体的自我意识完全归结为一个"理想自我",从而取消了"我"的真实性。在精神分析学领域,两者的理论同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3.
伴随神经科学研究方法突飞猛进,科学教育范式诉求愈益高涨,教育神经科学作为教育学与神经科学的重要交叉学科,旨在以神经科学研究指导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实践.神经生长发育关键期研究的深入,神经发育的范畴特异可塑性的探索,多元智能结构的神经模块假说的提出,以及观察学习的镜像神经机制的发现等使得教育神经科学为传统教育心理学开辟了一条检验与超越教学争论的科学化途径.未来的教育神经科学需要加强神经科学家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有效合作.  相似文献   
74.
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对《无名的裘德》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进行剖析,认为裘德在镜像阶段所形成的特殊的理想自我预示了他的孤独、迷失及对现存自我的摒弃;他幼年时所遭受原始的缺失注定其爱情是一场徒劳的追寻;三对并存的自我倾向的矛盾性导致了他的分裂与死亡。  相似文献   
75.
本文利用镜像理论及主体生成理论等分析<楚门的世界>影片的媒介图景和主体生成的关系,认为现实生活中媒介对人的监视控制,对人这一主体的形成的影响是当今世界传播过程中媒介与受众关系的万能呈现,作为主体能动者的受众应充分认识媒介的两面性,完善、健全其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76.
《黄鸡白酒》为我们呈现出后现代社会中那些受欲求驱使而被扭曲、异化的灵魂,小说中的主人公春婆婆是异化世界里唯一能保持纯真之心,活在自己想象界中的逆行精灵。对于春婆婆的形象,迟子建倾注了自己心灵的过往、感悟和憧憬,或者可以说,春婆婆就是迟子建为自己构建在未来的一种影像。  相似文献   
77.
"镜像教育"是北师大陈建翔副教授提出的一个基于镜像神经元及其相关研究的教育实践方案。该方案的内涵与观点看似在教育学与神经科学之间架设了桥梁,实则忽视了这种联系的科学性前提。"观念的价值重于其科学证据"的信念解驱使镜像教育的倡导者无视镜像神经元研究存在的争议,并产生概念混淆、功能夸大与过度推论、爱因斯坦综合症等一系列科学性误解。与之相对,联结假说将镜像神经元视为是联结学习而非基于特定功能形成的产物,有望为镜像神经元与教育实践之间建立起更合理的桥梁。  相似文献   
78.
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通过描写一位名叫佩科拉的黑人小女孩的悲剧,展现了在白人主流文化冲击下黑人的悲惨生活。佩科拉的亲生父亲乔利,虽说是造成她的悲剧的直接推手,但同时也是种族主义的牺牲品。本文以拉康镜像理论为依据探析乔利的悲剧命运,在认识自我、建立主体意识的过程中,乔利经历了想像界、象征界和真实界。正如拉康所指出的那样,自我的实质是他者,主体本质上是分裂的,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相似文献   
79.
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通过描写一位名叫佩科拉的黑人小女孩的悲剧,展现了在白人主流文化冲击下黑人的悲惨生活。佩科拉的亲生父亲乔利,虽说是造成她的悲剧的直接推手,但同时也是种族主义的牺牲品。本文以拉康镜像理论为依据探析乔利的悲剧命运,在认识自我、建立主体意识的过程中,乔利经历了想像界、象征界和真实界。正如拉康所指出的那样,自我的实质是他者,主体本质上是分裂的,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相似文献   
80.
在一次深入学校调研活动中,笔者随机听了一位数学教师的"平常课",内容是"余角、补角".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概念与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讲解了教材中的例题(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6.3):例题如图1,如果∠1与∠2互余,∠1与∠3互余,那么∠2与∠3相等吗?为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