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0篇
科学研究   9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音阶、调式、调性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在本质上有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建立调性实际上是确立调式和主音的音高位置,不能以常见的几种调式来代替调式的整体,不能脱离活的音乐运动来看待调式调性。  相似文献   
92.
如何解决音阶和琶音的弹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音阶和琶音的弹奏,是弹好钢琴的基本技能,应着实把握好二者的入门和基本要领。  相似文献   
93.
半音阶口琴     
半音阶口琴属于单簧片发音的口琴。构造较精密,在两块底板上,一块是一排主音阶簧片,另一块是一排比主音阶高半音的簧片,在靠近高音部位处装有一个变音推键,可把整个音阶移高半音,并可根据需要随时还原。半音阶口琴有十孔,十二孔,十四孔,十六孔四种。  相似文献   
9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地位。在我们现行小学音乐教学中,简谱12345671音阶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好和学好12345671,对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按一般方法教学,反反复复练唱12345671和17654321,学生会感到无味,这样教学效果就不会好。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采用以下方法教学简谱12345671,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5.
《寂》是徐昌俊先生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个三部性结构的单乐章作品。这部作品尝试把五声性民族音乐和序列音乐结合进行创作,力求表现出中国传统文人清高、孤寂的情愫。本文将具体分析作品中五声性有调序列在次女的运用。  相似文献   
96.
中国五声性民族和声作为中国民族风格音乐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在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以此为研究对象,对几种常见五声性和弦的结构类型作以归纳,以求对中国民族风格音乐创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7.
本文通过历史比较法,系统考察《五声反切正韵》、《古今中外音韵通例》等江淮官话韵学著作中见组、精组声母在细音前的变化,发现清代江淮官话尖团音变化经历——见组、精组均未腭化(清初)→见组腭化、精组未腭化,但■未独立成母(清中期)→见组腭化、精组未腭化,■已独立成母(清晚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98.
本通过对几种五声性和弦结构观点的比较分析,认为用五声纵合性理解五声性和弦的结构,更具有合理性与包容性,其它的几种结构分类,只是五声纵合结构的五声性和弦在具体作品与各种和声手法中的不同表现形式,根据五声性和弦在音乐作品的表现作用,尝试将其分为调式色彩和弦与特征音响和弦。  相似文献   
99.
苏祗婆是龟兹乐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对中国音乐史的发展和中外音乐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苏祗婆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创造了苏祗婆调式音阶。但对于苏祗婆调式音阶的起源在学术界是有所争议。这种争议是苏祗婆调式音阶起源复杂性的反映。汉唐之际丝绸之路开通和发展导致了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苏祗婆的调式音阶正是这种交流和融合的产物。所以苏祗婆调式音阶是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交融的结果,起源不是一元,而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100.
和声教学是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然而长期以来该课程教学也存在着教学内容大而全、忽视师范性等特点。有鉴于此,本文将从高师和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角度着眼,来论证在高师院校和声学教学中引入民族音乐五声性和声理论及其技法体系,进而培养学生基于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即兴伴奏及自弹自唱能力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