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686篇
科学研究   290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利用普通克里格方法对柴河流域50个土壤采样点2011年测定的全氮含量平均值进行插值分析,探讨变异函数模型的选择和模型参数的设置对插值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半变异函数模型为指数模型,最优插值参数为块金值0.019 6,偏基台值0.239 24,变异方向角度75°.应用上述优选的参数对柴河流域土壤全氮含量进行空间插值,得到了高精确度的插值结果.  相似文献   
62.
氮循环是地球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每年通过人类活动新增的“活性”氮导致全球氮循环严重失衡,并引起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富营养化、酸化和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20世纪70年代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将全球氮超载作为一个潜在的环境问题和化学“定时炸弹”提出后,人类开始对地球各类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3.
杨鲲 《科教文汇》2014,(27):108-109
本文通过收集共32个批次的柳氮磺吡啶片样品,经实验室检验后,扫描其近红外光谱,结合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运用OPUS 5.0软件,建立柳氮磺吡啶片的一致性检验模型,并用新的样品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本方法简便快捷,可以在不破坏包装的情况下准确鉴别柳氮磺吡啶片的真伪。  相似文献   
64.
本文在水溶液中合成了新型四氮杂四乙酸大环配体 H4 L(5,12- 二苯基- 7,14- 二甲基- 1,4,8,11- 四氮杂环十四烷- N′, N″, N, N ′- 四乙酸)与铜(Ⅱ)形成的固体配合物,并采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组成( Cu2 L· H2 O)进行了表征,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5.
氧化沟技术目前正广泛应用于多种类型的废水处理中,并取得了良好的出水水质和稳定污泥。文章从组成、技术特点、常用类型等方面对氧化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6.
67.
基于在加热和H3PO4存在下,NO2-催化过硼酸钠氧化荔枝红色素的反应,首次提出一种测定痕量亚硝酸盐的催化光度法。该褪色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94.09kJ/mol,速率常数K=1.84×10-3/s。所提出灵敏度高,其摩尔吸光系数ε500=1.5×106L·mol-1·cm-1,检测限0.02μg/L;工作曲线的回归方程为logAAo=0.024 0.09528CNO2-(μg/L);相关系数r=0.9996。此法已用于矿泉水、井水等样品中亚硝酸根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8.
纳米碳肥料是利用纳米碳材料的变异特性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增效肥料,目前在水稻、玉米、大豆、小麦、黄瓜、草莓、花卉等种植试验上均已获得成功,农业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我国的纳米碳增效肥料已逐步进入产业化阶段,加强纳米碳肥料的研发、应用与推广,对于我国发展高效农业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张志明研究员,长期致力于长效(缓释)肥料机理、工艺和推广应用的研究,主持研制出长效碳酸氢铵、长效尿素、长效氯化铵、长效硝基复混肥、长效高氮复混肥、长效保水复混肥、有机无机复混硒肥等多种新型肥料,为我国长效肥料的研究、免中耕农业的推广与应用作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69.
针对传统A2/O工艺存在的泥龄矛盾,将脱氮和除磷分置于前后两套不同的A/O系统中,第一级A/O采用活性污泥法除磷;第二级A/O采用生物膜法脱氮。通过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泥龄为3d、水温22℃ ̄28℃条件下,第一级A/O出水TP平均值为0.9mg/L,去除率为71.9%;COD平均值为44mg/L,去除率为81.2%。  相似文献   
70.
一种同步脱氮脱硫并回收单质硫的新工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在厌氧(或兼性厌氧)条件具有脱硫反硝化的生理特性,采用分离筛选的脱氮硫杆菌,通过间歇试验考察了同步脱氮脱硫技术的关键因素。试验结果证明了同步脱氮脱硫技术的可行性,提出硫氮比(S2-/NO3-)和硫化物浓度是同步脱氮脱硫技术的主要因素,两者分别控制在5/3和低于300mg/L的水平可以获得较好的脱硫和反硝化效果,在此条件下,单质硫转化率最高达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