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78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勾画出他的形象,很难,笔重千钧,因为千年以来他背负着"亡国之君"的恶名;感受他的情感,很易,词唱千古,因为千年以来传诵他的美辞华章。中国的皇帝甚多,如果缺了他,只会少一些叹息;中国历史上诗人甚多,如果缺了他,爱诗者就会生出极大的遗憾,诗  相似文献   
12.
天下最难忘的是故乡情,因为那里有自己的亲人和生命之根;天下最痛心的是亡国恨,因为一切都被剥夺,人变成无根的水上浮萍。看李煜略带夸张的表达:江山易主后,连故国的雕栏玉砌都痛得变色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我们不难体会这种心情。  相似文献   
13.
一窍不通     
殷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君主,是一个残暴无道的国王。纣王有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叫比干,他看到纣王如此昏庸,心中十分着急,多次苦口婆心劝纣王改邪归正,为老百姓多做好事。  相似文献   
14.
李煜,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他的词独树一帜,甚为后人称道。其词不用典,不雕饰,直抒胸臆,善用白描和比喻,语言朴素自然,个性鲜明,艺术技巧极高,具有很强的欣赏价值和艺术感染力,文章重点介绍其前后期词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私修史书中,有大量关于明朝灭亡原因的历史评论,从君臣责任到制度反思,史家从不同方面反思明亡教训,这成为明末清初私家修史一个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陈后主何以亡国?历来人们都说是他沉湎于诗文酒色所致.其游宴赋诗确实荒恤了国政,但这不是亡国的主因.陈后主登基之时,南朝已是江河日下,逐渐无力与北抗衡.陈后主虽也曾谦恭问政,但无多少治国手段和才能;其本性又胆小怯懦,终究不是王霸之具,只有依靠饮酒赋诗来寄托人生.所以陈后主亡国既是其治国无能的结果,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与其饮酒作诗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作为才华横溢的文人和文坛领袖,陈后主嗜好文学奖励艺文,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一个时代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遗山用轻巧、灵便的绝句,把强烈的亡国之悲,彻骨的遗民之痛,或借白描以纪实,或借景物以寓怀,或借题画以发挥,或借赠答以寄托,有字字泣血的控诉,更多的则是感慨深沉、苍凉沉郁、自成格调的“挽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七言丧乱绝句是遗山丧乱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赵芳丽 《现代语文》2007,(1):99-101
对鲁迅名篇《祝福》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众所周知,祥林嫂已成为世界文艺长廊中的经典人物,鲁四老爷作为封建势力的代表也被很多人私,但文中出现的四婶、卫老婆子、庙祝、“我”等人物却往往被人忽视,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这些所谓的“小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这些人物虽小,但作用非同一般,形象也不乏精彩,这让我们在赞叹鲁迅大手笔的同时,也更深地领悟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章的深刻精妙之处。  相似文献   
19.
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徽宗赵佶是我国古代帝王中人生最具有戏剧性的痴情于文艺但却无心于江山社稷的典型。李、赵二人无论是在人生经历,还是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内容方面,都极具相似性。两人都经历了由万人之上的君主而沦落为亡国之君的悲惨境地,都用词这一艺术形式来书写自己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试从这两位亡国之君的人生遭遇和具体词作的比较中,来探析二者词作所蕴含的巨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黄明州 《考试周刊》2013,(47):41-42
<正>史学家对于明亡原因的探讨,自清初便不绝于书。虽众说纷纭,但对党争要为亡国负重要责任这一点,几乎没有异议。那么,与党争有密切关系的结社,与亡国的关系该如何界定呢?简要地探讨结社、党争和晚明政局的三角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