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3篇
教育   397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丁丹 《文教资料》2010,(18):39-41
林希逸是江湖诗派中一位较有特色的诗人。他一生交游广泛,朋友甚多,大体包括求学时的同门、为官时的同僚、文坛名宿、禅师僧人、画界名流等,其中,他与江湖诗人交往甚密,本文选取对其影响较大,与其关系密切的江湖诗人考述之。[1]  相似文献   
102.
遗民画家陈洪绶与贰臣文人周亮工,以文字定交明末,并由对彼此才艺的知赏,加之思想的相通,终成莫逆交,至死不渝。梳理辨析二人交游事迹,对于我们了解明清之际文人人格心态.及遗民与贰臣两大群体的为人处世与艺术创作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3.
释赞宁是我国佛教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佛教史学家。他博学多识,长期担任高层僧职,深受最高统治者信任,与以士大夫为主体的统治阶层关系密切。对赞宁与士大夫交游进行考论可见赞宁与士大夫关系及探讨其中原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4.
薛蕙是明代中期著名诗人,其文学交游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与前七子派的文学交游,二是与六朝派的文学交游,三是罢职后无意为文时期的文学交游。其中,薛蕙与王廷相、何景明、杨慎交往最深。可以说,王廷相是薛蕙在文学和学术方面的启蒙人.何景明是薛蕙的文学知己,而杨慎则是薛蕙的文学和政治同道。因此,薛蕙是明代中期主流文坛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5.
关于周亮工的交游,有些史实或模糊不清,或讹误袭延,或意见相左,亟待澄清.对明崇祯三年(1630)与黄宗羲、俞琬纶的交往问题,陈洪绶定香桥为周作画的时间问题,擢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与与林云凤病卒问题,方以智高座寺为周题画的时间问题等,略作考证,以订前人(詄).  相似文献   
106.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岳珂是抗金名将岳飞之孙,一生著述颇丰,也曾官居高位。和大多数宋朝官员一样,岳珂也很喜欢和僧道交往。这些僧道既能谈禅论道,又多在书画上有一定造诣,对岳珂的思想和创作影响颇深。笔者依据现存史料,对岳珂的方外友人作一考索,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7.
公鼐是明万历年间著名的诗人,他和于慎行、冯琦并称万历前期山左三家,三人标举齐风,共同推动了万历前期山左诗坛的发展。公鼐与二人交往密切,但长期以来,由于资料散佚严重,对其研究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文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考证,以期描绘出公鼐与于慎行、冯琦交游的大致状况。  相似文献   
108.
薛蕙是明代中期著名诗人,其文学交游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与前七子派的文学交游,二是与六朝派的文学交游,三是罢职后无意为文时期的文学交游。其中,薛蕙与王廷相、何景明、杨慎交往最深。可以说,王廷相是薛蕙在文学和学术方面的启蒙人.何景明是薛蕙的文学知己,而杨慎则是薛蕙的文学和政治同道。因此,薛蕙是明代中期主流文坛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9.
张裕钊与方宗诚同属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均得桐城家法之真传。二人虽然在性格上有较大的不同,文学观念上也有显然的差异,但并不因此影响他们之间的君子之交。近年来一些研究张裕钊的学者,在关涉二人之交游时每每舛误迭出,现据有关文献,对二人一生的交游情况作一粗略梳理,从中亦可见出先贤交游之风范。  相似文献   
110.
相貌     
现代作家的相貌我最喜欢的是俞平伯,他的相貌非常有古意,这是一张悟透了“福兮祸之所倚”的脸,也是一张“交游寥落似晨星”的脸,同时也是一张我豁出去了又淡定从容的脸,这张脸不知经过了怎样的明月清风与大浪淘沙,把古意一直坚持到了1990年。据说,俞平伯最后几年在台历或纸片上顺手写下不少随感,如“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心静自然凉,丁卯年十月四日记”,“梦见横额‘如归室’,己巳年夏五月”,“人心似水,民动如烟”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