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0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0篇
教育   44478篇
科学研究   2348篇
各国文化   43篇
体育   238篇
综合类   2004篇
文化理论   147篇
信息传播   1024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489篇
  2022年   615篇
  2021年   486篇
  2020年   510篇
  2019年   606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683篇
  2016年   1322篇
  2015年   2217篇
  2014年   4360篇
  2013年   3497篇
  2012年   3610篇
  2011年   4470篇
  2010年   3929篇
  2009年   3946篇
  2008年   4225篇
  2007年   3435篇
  2006年   2424篇
  2005年   1988篇
  2004年   1594篇
  2003年   1538篇
  2002年   1340篇
  2001年   1006篇
  2000年   778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英语教学应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交际工具的英语,随着交际法教学的兴起及风靡全球,其交际 功能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已逐渐受到重视,但在实际中,由于不了解东西方文化的 差异,往往会使人们产生许多的误解,甚至冲突,因此,英语教学应与文化教学结 合起来。  相似文献   
62.
63.
我国是举世无双的英语教学大国,所教学的英语是外语。对于外语的界定有多种说法,但大都忽略了外语因负载着外国、外族文化,一旦作为教学的目的语之后,会与本族语/母语所负载的文化产生冲突。冲突的结果既可能丰富本族语及其文化,也可能损伤以至毁灭本族语及其文化。所以本文把外语看作一把“双刃剑”而加以论证,希望有助于在制订中国外语教育政策中给外语作出妥善的定位。  相似文献   
64.
随着外语语种的增多,语言迁移的来源和影响因素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多语种间迁移的特征是不仅表现在母语有迁移现象,而且其桥梁作用的语言(英语),也在二外教学中起这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着重从二语习得论的角度,探讨了二外俄语的教学方法,试图克服负迁移,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从外贸英语信函写作出发,从语境的角度探析了其文体特点:选词严谨庄重、力求准确、简明扼要、注重礼节  相似文献   
6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口语交际成为人们从事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式。就高职学生的就业前景看,第三产业是多数高职学生的工作归宿,如:市场营销、英语导游、航空服务、美容美发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行业岗位大多属“窗口”岗位,接触的人多、面广,这就不仅要求他们有比一般人更好的适应能力,而且要求他们有比一般人更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高职教育,应研究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探索其特有的教育规律,因材施教,以便使高职学生毕业后,为祖国和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7.
1、要把习理解和学习表达统一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习理解和学习表达是语文工具性基本体现,理解可分为对字词的理解:句子的理解;段落的理解;文章的理解。  相似文献   
68.
why not?常用来表示提出建议、征求意见或表示疑问,它的用法主要有:  相似文献   
69.
口语交际在社会生活中历来就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口语交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语课程标准》对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必须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0.
黄仕芬 《广东教育》2004,(12):28-28
在语文课堂上,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这是每位语文老师所思考的,下面几点不防试一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