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63篇
科学研究   38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43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李翔翥在《"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句新译》一文中将"窈窕"解释为"漫游""游荡"等义,"崎岖"解释为"跋涉""奔波"等义.此解虽有新意,但无诗意.推究诗人写作此句的心理,既受全文句式的约束,又突出了表意的重点,强化了诗人当时悠游的情态.从诗家语的角度解读,有助于学生理解某些不合语法的诗句,体会其背后的诗情.  相似文献   
992.
法治与德治,如鸟之双翼,相辅相成,天然地具有互补性。德治的基本功能在于劝善,法治的基本功能用以惩恶。二者各有优长,也各有缺憾。其有机结合,相得益彰,规范着人们行为,共同贡献于人类文明。正确的治国安邦之道,应该崇德重法,法举德张,宽猛相济,恩威并施。然而古代儒家法家,却各执一偏;法家尤为极端,他们完全排斥德治。事实上,德治法治之互融共建,为历代帝王孜孜以求。早在上古,跋涉探寻之旅已然肇始。溯圣贤治国之历史,寻虞舜安邦之履迹,乃知大舜践位以来,尚德而外,亦重法治。故曰:舜首开“德治与法治结合”先河,功不可没;其成功创立“国家”体制,予继踵者以无尽教益。  相似文献   
993.
韩凯 《天中学刊》2023,(2):66-73
《世说新语》注重统合儒、道思想,形成儒仙观念,而儒仙以儒士的人格操守为底色。《世说新语》有意记录刚毅谅直的魏晋士子。宋仁宗朝士人青睐《世说新语》,与《世说新语》对话主要围绕风操与渊静两个层面,如独击鹘般立朝大节,探索诗意居世的具体方式。这种对话并非单纯的效仿,而是在继承基础上有所新发展。酒隐、地仙体现宋型人格的鲜明特征。庆历风韵作为宋型美学的初成样态,《世说新语》对其发挥了一定的启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传统武术钟情者马保国脆败于王庆民一事已成为一种公众事件,事件给很多中国传统武术关注者带来了心理冲击。马保国事件及其后续效应再度衡量了中国传统武术的本体价值,中国传统武术是一种充满喜感的戏剧而非体育,这种喜感精神是道德国家之特殊文化存在。中国的道德基础源于儒家的道德观,其核心是原始禁忌,其设计主体是史官或巫师,其文化主体是喜感元素。马保国的武术其实是一种民间杂艺的拼合物,与富有攻击力的尚武之术并无关系。马保国的人格也属于表演人格,其所捍卫的仅仅是一种喜剧的游戏性而非体育的科学性。中国人并不太喜欢纯而又纯之文化产品,马保国最终获得了民众的高度关注,与其极端捍卫中国本土的混成式演艺文化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石家庄学院学报》2022,(1):124-128
《尚书·多士》篇"亦惟天丕建保乂有殷"的"丕建"为谓语动词,其后所加之宾语蒙上下文而省略,所省略的宾语当是"殷王",具言之,即"自成汤至于帝乙"的列位先王。将所省略的宾语理解为"有殷""贤臣"均不符合商末周初的时代特点和《多士》篇的语境。  相似文献   
996.
刘玉权  刘瑞 《家教指南》2023,(4):136-143
在众多现存玄奘图像中,有一类图像虽为数不多,但他出现的场合与显示的身份很特殊,而且在某些细部造型方面也与众不同。文章通过对西安大慈恩寺、河南博物院及洛阳白马寺所藏玄奘造像进行考察,认为他就是十八罗汉像中的玄奘像。  相似文献   
997.
耶方斯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逻辑学家和经济学家,在西方逻辑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的逻辑思想极富创造性和预见性,是20世纪诸多逻辑理论的思想渊源;二是他的逻辑著作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持续了近半个世纪。清末民初,西方逻辑第二次传入中国,耶方斯的逻辑著作是该时期传入最为完整和系统的西方逻辑著作,也是最早传入现代逻辑内容的西方逻辑著作。从传播内容和途径上促进了西方逻辑在近代中国传播的完整性,同时也推动了中国逻辑研究、逻辑教育和中国本土哲学的发展,是西方逻辑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998.
中唐儒释道三教融合不断加深,而生活在此时期的皎然早年习儒入道,后终归于佛门。皎然在《诗式》中提出“文体四变”这一重要命题。其将“文体”定位于儒家风雅诗教,而“诗道”则被理解为作诗之道。因此,在这一理论支撑下,“文体四变”应该分别为《古诗十九首》、齐梁诗、俗律诗与大历诗。这一方面正合当时儒者重振文道关系的潮流,另一方面也为皎然借阐诗宣扬佛法提供了便利。而于思想史上,尽管皎然以佛教为宗,撰《诗式》也意在彰显佛法之高妙,但客观上依然促进了儒释思想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