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教育   86篇
科学研究   2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施产学研用结合、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当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仅是应用型大学错位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其进行创新要素整合的有效途径。可以从协同动力、过程转化、创新效果综合评价、风险分担与利益分配等方面进行应用型大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机制开发,以促进创新要素的充分涌流,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体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实现产学研合作,必须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与产学研相结合的“用”即“用户”消费.“用户”消费是产学研合作之目的实现、“技术基础”建立、资本性动力强弱的“最终调节者”,对产学研合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用户”消费对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作用,必须努力提升“用户”消费能力.在现实中,提升“用户”消费能力的政策安排,至...  相似文献   
3.
张阳 《教育与职业》2022,(14):58-63
人工智能时代,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将推动高职院校从单一向产业提供技能人才向主动引领产业人才培养转变。当前,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存在供给和需求错配、风险与利益博弈,短期抑或持续的背离、人才培养与技术迭代等困境,面临劳动力市场的深刻变革、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面临无业可就、职业教育发展惯性与转型困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等挑战。因此,建议通过探索有步骤、有层次、有目标的产学研用实施路径,实现理念融合、技术融合、培养融合和专业融合,解决人才培养滞后于企业需求和产业技术变革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大力推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计划,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注入了新的内涵。高职教育应突破传统模式,大力加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从专业定位、知识架构、能力培养及人文素质几个层面上开展校企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政产学研用"是在"产学研"基础上提出的新的创新体系,其更加突出了政府机构与实际用户市场在科技创新发展上的作用,通过市场的需求刺激与政府的政策助力相结合的方式推动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本文将针对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结合"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用协同”教育模式提倡学校与产业、研究机构、企业等紧密结合起来开展教育,这种模式是理工科院校应用型双语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以“产学研用协同”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双语人才应对现行的教育体系进行多方面改革。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政产学研"合作主要强调人类行动者及其组织的作用。在行动者网络理论模式下,对"用户"行动者的发现和对非人行动者的重视,使得"政产学研"合作被拓展为"政产学研用物"合作。因为缺失农民行动者的参与和缺乏育种材料,超级稻品种"G"的技术研发行动者网络被证明是一个不成功的案例。研究揭示,组建行动者网络要尽可能发现行动者,重视非人行动者的作用,同时要考虑行动者的主张和需求。  相似文献   
8.
开放式竞争背景下,产学研协同创新已从当初的三位一体演化为当今的五位一体,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是应对知识社会竞争的关键。为了探究各主体所在社会网络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论文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建立研究假设,通过SPSS软件进行数据信效度分析,利用UCINET绘制企业社会网络关系拓扑图,采用AMOS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假设模型的可行性、作用路劲系数大小和方向,最后结合网络拓扑图和模型检验数据,分析对比四位一体、五位一体创新生态体系中不同协同主体参与下社会网络对绩效影响的差异。通过对中国科技城(绵阳)实证分析验证了论文的研究假设,结论如下:存在于各协同主体外部的社会网络对于主体创新绩效提高有显著正向影响;不同协同主体参与,网络指标的相互影响及对各主体影响的大小不同,四位一体模式中,网络关系强度指标表现出更好的绩效促进作用,而五位一体模式中网络中心性的作用效果则更强;协同主体越多,网络作用发挥越大,但各主体从网络中识别对自身有利知识的难度也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9.
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创新的发展现状,结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用人单位等合作主体的特征,探讨目前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创新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协作过程方面存在成效不足、成果转化率偏低、企业缺乏动力、政府支持不够等问题;保障机制方面存在法律不健全、目标和利益不一致等问题;主体差异方面存在能力和结构不匹配、诉求相互冲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立足国家对卓越人才培养的需求,阐述了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下培育卓越人才的原则以及理念,重点探讨了卓越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提出应从科学构建培育模式、合理改进专业教学、切实加强实习实训、大力推广"订单式"培养、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提升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着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卓越人才培育质量,实现政府、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和用人单位的五方互动多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