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教育   86篇
科学研究   2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存在培养模式单一、研究生创新意识不强、教师队伍结构单一、高校与企业合作不足等问题,基于"政产学研用"的创新合作模式,借鉴美国研究生协同培养的经验,结合我国研究生培养实际,提出了以高校为主导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模式,分析了在这一培养模式下的培养目标、申请程序、培养年限与学期安排、课程设计以及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52.
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提升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着力点,是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文章认为,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强力支持,而民族地区高校支持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必须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53.
我国高校当前普遍存在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政府、高校、企业等各主体应结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从政产学研用协作、人才体系建设、科技成果管理等方面,不断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质量,服务地方产业布局和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54.
产学研用协同合作是提高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之一。但在实践中这一模式却面临着五者间难以深度融合,形成了"产学研、两张皮"的怪圈。北京工业大学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建立了以"城市交通学院"为代表的全新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以共性问题需求为导向,打破学科界限,建立组织人才培养与人事制度创新机制,建设特色鲜明、开放的协同创新中心,取得一举多得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55.
首先分析了模块化对于一流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构建了基于平台模块化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探讨了其在模块化嵌入下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践和演化轨迹;其次,围绕“用户协同-资源协同-组织协同”三个维度,归纳对比了产品模块化、组织模块化和平台模块化下案例企业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效应。研究发现:产品模块化、组织模块化可以被赋予调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功能,而平台模块化既有利于推动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从“面对面”转向“背靠背”的合作创新,也能通过开放企业平台资源来激发合作伙伴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56.
分析了高校开放性实验室协同创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管理模式创新、开放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和效果检验模式创新4个方面构建了高校开放性实验室协同运行机制。4种创新模式相互协同、相互作用,成为开放性实验室培养"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57.
天津农学院始建于1976年,198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获批天津市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培育)高校,是天津市唯一一所高等农业院校。学校以农科为主体,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协调发展。自建校以来,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面向上经过三次大的调整,从传统农业到城郊型农业,再到2000年整体调整为服务现代都市型农业,与此同时又成功实现了“两个延伸”,一是从服务农业“产中”向服务农业“产前”和“产后”延伸;二是从服务农业向服务农村、农民延伸。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形成了“以农为本,育人至上”的办学理念和“立足基层、面向‘三农’、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办学传统,铸就了“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向上、自强不息”的天农精神,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用”合作之路。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逐步形成了紧贴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现代都市型农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为深入了解学校取得的成就及农业教育相关问题,本刊对天津农学院党委书记孙守钧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58.
当前学界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对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现状、运行机制开展的研究较为不足,为此,根据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将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看作一个创新生态系统,认为其是一种以管理系统为中心的知识型组织结构,具有开放自由、共生演进的主要特征,并通过持续的输入、输出及反馈机制为客户提供更具个性和创造性的产品和服务。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系统梳理总结广州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路径的五大特点:与地方产业和市场需求密切联动、与金融企业联系紧密、政策支撑体系健全以及能够充分挖掘内部资源,并以清华珠三角研究院为例,总结分析其积极围绕国家及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注于高科技项目投资合作和孵化服务等创新发展路径。最后针对广州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9.
以“用”为核心培养环境工程专硕人才是国家对工科高端应用型人才的战略需求,是环境工程行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切实需要。然而,高等院校在工科专硕培养中普遍存在忽略“用”字当先的误区。环境工程专硕培养中践行“用”字当先理念需要构建以服务地方为特色的培养理念,推行多元融合、实践互动的课程学习模式,实施选题、指导、考核全流程优化的科学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60.
针对土动力学研究生课程,分析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案例法、数值法、实践法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和实现途径,提出建立路基动力学教学模块、加入数值仿真和室内试验辅助教学的改革设想及实施方案,以期能够更加符合“产学研用”融合理念下人才培养的要求,助力我国超高速高铁设计与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继续领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