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篇
教育   86篇
科学研究   2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论述了物业管理"产学研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讨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平台加模块架构的理论课程体系,以"产学研用"结合为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显性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素质教育体系。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适合物业服务一线的高层次物业管理职业经理人,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82.
本文分析了物流高级人才紧缺的现状,探讨了从"岗位维度""知识维度"和"能力维度"三个维度构建产学研用物流人才培养平台。其中,"岗位维度"对接"用学","知识维度"对接"研学","能力维度"对接"产学",进而在高校这个大环境中将"用学""研学""产学"进行有机结合,形成物流人才培养平台。该平台的实现将促进学生物流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调整教师物流知识结构及深化相应知识,迎合企业物流人才需求,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83.
《邢台学院学报》2015,(3):183-185
在明确"产学研用"教育模式是适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具体情况和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要求的基础上,以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大二和大三各一个班级为研究样本,以"工读结合"、共建实验(实习)基地、共建研发机构、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作为"产学研用"平台上的四种常用人才培养模式,并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逻辑回归分析法作为工具进行实证研究,就这四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不同学习阶段中的适用性进行了甄选。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对基于"产学研用"平台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4.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探讨了"产学研用"合作创新毕业设计新模式的构建方式及实践应用。实践表明,"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是提高专科毕业设计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5.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迫在眉睫。文章提出,大力推进以"产学研用"合作的模式培养师资,不仅可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还可构筑稳固型师资队伍建设平台,完善"双兼制"师资队伍结构和创新合作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86.
朱方来 《教育研究》2012,(7):156-159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关键在于产学研体制机制的建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和组建创新团队,以"研"为灵魂,立体推进"产学研用",以合作为纽带,推动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并把创新和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以来自企业实际的技术应用项目研究支撑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实现了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了高职职业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87.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得到了高校的广泛认可,而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有效的补充形式,发展"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更符合于其办学实际情况。"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更突显"政府机构"和"目标用户"在合作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促进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和社会需要相结合。民办高校发展"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有着来自外部环境的制约,也有来自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这种模式的建构过程中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民办高校自身的努力方能实现。  相似文献   
88.
针对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中存在的盲目性选题、课题的非持续性研究、创新应用与创业实践承接不畅的问题,研究提出了面向本科生开展的"三阶一体"创新能力系统培养方案。构建了"集中培训、分类体验"为一阶、"专项研究、多元创新"为二阶、"实践应用、创业运作"为三阶的能力培养进阶模式,以及"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设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专项科技活动工作室,形成了有组织、成系统、自运行、够规模的学生科技课题研究动态稳定团队,建立了长效性运作承接机制,实践了改革措施,培养了一批具备开展一定程度实践性研究工作基本素养和实施创业基本能力的成员,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验中心团队建设积累了经验并提供了可行参考。  相似文献   
89.
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构建有效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模式和机制?围绕这一问题,桥接了资源依赖、模块化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分析了在资源依赖和模块化的交叉调节下对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基于模块化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组织模型和模块化协调机制。结合案例验证发现:(1)在以模块为交互载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组织中,资源依赖能够促进产学研各方的合作创新,而模块化既能改善资源过度依赖问题,还能担当创新需求方与供给侧的整合者;(2)模块化可以有效促进需求分析?模块创新?资源配置?组织协同的过渡,且利于确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重点和策略;(3)基于模块化的协调机制(规范性约束机制、延续性交互机制和架构调节机制),有利于促进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之间知识交互和知识创新,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组织的持续运转。  相似文献   
90.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时代,不同地区对具有符合本区域特色的现代化专业人才需求迫切,但目前普遍存在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现象,人才的供给不能真正满足地区生产实际和市场需要。为实现人才供给和需求的无缝衔接,新疆塔里木大学立足南疆,从培养方案制定到教育教学等多个角度出发,探索出优化育人导向、强化育人手段、提高育人水平等多方面培育区域特色人才的实践经验,为培养符合南疆地区需求的农业机械化人才做出了枳极贡献,也为我国不同地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