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014篇
科学研究   329篇
各国文化   531篇
体育   743篇
综合类   46篇
文化理论   100篇
信息传播   6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533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527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492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上海文化年鉴》2009,(1):I0085-I0086
2008年10月15日至22日第六届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成功举办。来自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的358名民间艺术家和特邀贵宾,与上海人民共同度过了一个精彩难忘的文化盛会。  相似文献   
72.
受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上海油画雕塑院于6月起着手进行人民大会堂国宴厅大型油画创作。此次要求绘制的油画作品长14米,宽4米,总面积达56平方米。人民大会堂国宴厅是中国重要国事活动的主要场所,这里云集了众多知名画家的作品,是代表了中国艺术家所具有的最高艺术水准。面对国家重任,油雕院组织了精兵强将,两位院长亲自挂帅,组成创作小组,全体主创艺术家都亲赴北京进行实地考察。返沪以后,7位主创艺术家抓紧构思,群策群力,  相似文献   
73.
于大都会美术馆特展的艺术家原班人马,也集体亮相在纽约大学葛瑞艺廊的《布帛的诗情:非洲织品·新近艺术》展中,所展60件20世纪中期至今的非洲织物及受其传统精髓启发的翻新作品。  相似文献   
74.
收藏·拍卖     
《中外文化交流》2009,(2):90-91
西泠印社秋拍“逆势”成交过亿;2008收藏界十大事件揭晓;“2008北京拍卖季”总成交42亿;2008中国当代艺术家最昂贵绘画TOP10;嘉德莸08全球中国书画拍卖桂冠.  相似文献   
75.
试说多媒体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8年,中国架上绘画在国际市场遭受从顶峰到谷底的“过山车”待遇后,一向被国内藏家忽视的多媒体艺术家及其作品异军突起,抑或成为下一轮艺术明星,也未可知。  相似文献   
76.
著名画家李克昌是当今画坛杰出的艺术家。我最初拜读李克昌的油画、国画和内画,就被其涉足之广和造诣之高而震惊,被其驾驭反差跨度如此大的画种之超凡功力所折服,真可谓:“内(内画)外(油画和国画)兼功得心,三管齐下应手。”而今年9月,在久负盛名的北京艺术殿堂荣宝斋举办他的美术作品展上,我又欣赏到他的雕塑和书法,原来不仅是“三管齐下”,简直是“五子登科”,(其实他还有美学研究),更为其成就之大而倾倒。  相似文献   
77.
78.
范德平 《收藏》2008,(3):104-105
李岚清先生的著作《原来篆刻这么有趣》令人耳目一新,书中所收的170余方印作表达出了一个现代艺术家在篆刻方面良好的审美视界,充分展现了李岚清先生的多才多艺。  相似文献   
79.
第12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于10月31日至11月8日在石家庄市成功举办。近300位中外杂技艺术家同台竞技,杂技奇葩在东方杂技大赛场竞相绽放;马戏论坛、杂技商演项目洽谈会、马戏大篷演出、杂技节公益演出等活动丰富多彩,影响广泛.让第12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真正成为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相似文献   
80.
李欣宇 《收藏》2009,(12):88-91
古人认为,禅僧、女人等一旦写诗,就比一般的文人士大夫的作品容易流传。女艺术家们在语言的阁楼里修饰自己的人生理想,于是有了艺术,有了人们以为的“女性修辞”。在感受女艺术家们的悲欢离合中,艺术生命有了婉约的意味,于是使人有了喜而藏之的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