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29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5364篇 |
科学研究 | 219篇 |
各国文化 | 43篇 |
体育 | 84篇 |
综合类 | 266篇 |
文化理论 | 40篇 |
信息传播 | 4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51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59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125篇 |
2015年 | 168篇 |
2014年 | 384篇 |
2013年 | 354篇 |
2012年 | 457篇 |
2011年 | 518篇 |
2010年 | 504篇 |
2009年 | 481篇 |
2008年 | 615篇 |
2007年 | 468篇 |
2006年 | 372篇 |
2005年 | 326篇 |
2004年 | 312篇 |
2003年 | 262篇 |
2002年 | 263篇 |
2001年 | 177篇 |
2000年 | 91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人是新闻的主体,新闻,因人而生动。新闻报道的对象是人,或与人相关的事,新闻的读者也是人。因此,新闻不仅要向读者传递相关的资讯与信息,更要彰显人性的光辉,在读者的心灵,激起一圈涟漪,一份感动,一份认同与启迪。 相似文献
82.
关萍萍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5):132-13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传承,是绵延生息的精神基因”,因而文化凝结着大众的文化基因承继并给予大众厚实的精神滋养;“文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实践的历史产物,为人类提供着行为规范与氛围环境”,因而文化不改革无以融入大众生活并跟随时代文明变迁进步。同时,文化改革任重道远,文化发展问题纷呈,文化理想与文化现实反差明显。因此,本书的题记强调:“文化改革需要冷思考,唯此才能负重前行;文化发展需要热思考,唯此才能励志厉行。” 相似文献
83.
《老子》人性论思想可以从三个向度予以关照:“性自然论”从《老子》的“道”论出发,由“道性自然”而论断“人性自然”,呈现了《老子》人性论的理论背景;“性至善论”从《老子》的“德”论入手,由人类社会中价值理想的实现始源于至厚充足之人性的保存,来论断人性至善,凸显了人性的内涵特质;“性真论”从《老子》的“真”概念着眼,由人为之失和人文之伪来反衬人性之真,指明了复性工夫的修养路径。《老子》的这三种人性论诠释并不是互相矛盾、彼此割裂的。性自然论、性至善论、性真论三种观点的价值,在于各自关注到《老子》在人性思考上的不同向度,仅仅停留在某个向度中去理解《老子》人性论是片面的,是故务必将三者合辙并观,方能领会《老子》人性论的整全内涵。 相似文献
84.
神话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形式之一,它不仅与仪式、巫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也与古代制度、自然物象、地理地貌、历史事件、人性特点、生活习俗等人类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制度存在着联系。 相似文献
8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小说家李劫人被定位为地域精神气质的作家,有鉴于此,本文另以人性的视角重新敞亮其主要作品"大河小说"的超越性蕴涵.具体说,"大河小说"通过"历史"与"人"互动形成的"人的历史"、"历史的人"的艺术空间,在历史书写的题材、人性书写模式、历史书写面貌、人物塑造等方面完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次独特的人性建构,形成了作品的深层价值结构. 相似文献
86.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0):72-72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的新作《文化发展论集》最近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出版社出版,本期《图书速递》栏目刊发了罗自文、陈富清同志撰写的书评。文章从"思考现实,记录历史;厚实功底,深邃哲理;宽广知识,开阔视野;思路清晰,认识深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倾注激情,关爱广电"六个方面对《文化发展论集》作了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87.
论"人性假设"与图书馆管理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人性假设"入手,论述了图书馆管理者应树立权变观念、运用权变理论,针对不同的工作人员以及同一工作人员在不同的阶段和岗位表现出来的不同的需要而采用不同管理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8.
从数十年来的经典人物报道中不难发现,尽管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传播媒介也在变,但人性的一种易感受而不易说出的东西,却始终没有变。而我们就要抓住这种"东西"去打动人。一、不遗余力地寻找所报道人物的"灵魂"有一位作家的话说得好,"每个人的内心都怀有对正义、良知、悲悯、宽恕与自由的向往"。不仅在海南,在中国的每座城 相似文献
89.
人物评论的迷人之处,就是洞察这个时代的私密人性,既要寻找个体的时代坐标,观照个体命运的跌宕起伏,又要在一个个的个体中,找到共性。不久前,我与一位业界资深人士交流,其间他讲了一个小故事。据说,早期的美国新闻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初入行的新记者一定要跟着两辆车跑,一辆车是救护车,一辆车是消防车。背后的新闻理念很简单,一旦消防车和救护车出动,后面必有关生命。的确,人是万物的尺度。但是,很长一段时间,"生命"却被其他一些东西遮蔽或代替,比如统计数字,比如制度设计,比如形象标签。记得《南方人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