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1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教育   5720篇
科学研究   1607篇
各国文化   59篇
体育   1193篇
综合类   749篇
文化理论   130篇
信息传播   277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846篇
  2013年   722篇
  2012年   956篇
  2011年   1079篇
  2010年   895篇
  2009年   956篇
  2008年   894篇
  2007年   847篇
  2006年   667篇
  2005年   555篇
  2004年   491篇
  2003年   417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274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消费主义作为20世纪在西方出现的生活方式,是以推销商品为动力,无形中使现代社会普通大众都被卷进去的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系统地阐释了消费主义,认为消费主义主要有两大特征:(1)观念上为消费而消费,意指消费者不再倾向于关心消费的结果,也不再仅为了生存而消费,  相似文献   
92.
杨靖 《新闻爱好者》2008,(12):108-109
以2001年计,中国大陆地区有12.8亿人,其中23%是15岁以下的儿童。“我国4—14岁的儿童平均每天接触电视的时间为2小时22分钟。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12年里,儿童接触电视的时间长达1万多小时,远远超过他们学过的任何一门课程的时间(央视-索福瑞)。针对北京市200多名4-5岁儿童做的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孩子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第一就是广告。成长网调查,87%的中小学生经常会冒出儿句广告词。研究儿童消费行为的权威专家麦克尼尔指出:孩子影响了大约68%的家庭消费。  相似文献   
93.
冯并先生在其专著<中国文艺副刊史)关于副刊的本体,认为"副--佐于报纸,副而成其为刊--有相对独立的编辑形态".此其一.其二,副刊有整体上的文化或文艺的色彩.由是观照,报纸副刊的传统正在淡出我们当下的生活和当下的报业,所谓淡出,说的是传统的副刊精神正在丢失.现在的报纸副刊,细读下来,总感到时尚有余、文化不足,消费有余、精神匮乏.报纸副刊传统的淡出是基于对传统副刊的一个判断.  相似文献   
94.
民生新闻是以一种新的新闻视角和价值取向,用民众的眼光和话语,表达民众的情感和呼声,反映民声、民意、民情,真正体现亲民、爱民、服务于民的宗旨。同时,它也契合了市场化条件下媒体对受众“眼球经济”的消费定位。但是,由于一些媒体过于热衷于打民生牌,致使其在理解上出现偏差,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许多弊端。例如“唯民众化”的价值取向以及“庸俗化、市井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5.
贺飞 《新闻爱好者》2008,(10):57-5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视文化随着整个社会的市场化转型.开始从宣教文化走向娱乐文化。知识、文化、说教类节目不再傲居榜首,而生活、调侃、娱乐类节目开始向主流进发。进入21世纪后。由于各电视台、电视频道的激烈竞争,也由于处在消费社会里的电视受众对娱乐需求的增加。电视的娱乐化倾向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96.
编者按:十几年前,我们很多人恐怕还不知道自驾游为何物;十几年后的今天,自驾游在全国许多电台交通广播频率的精心策划组织下,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直至万里之外的亚非和欧美等地,一展交通消费和旅游的时尚,成为众多度假休闲人群热于追捧的新选择……这是弹指一挥间的改革开放三十年给广袤中国带来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这是国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均较前丰富情形下生活方式的又一变革,这也是人类追求自由、  相似文献   
97.
杨春兰 《传媒》2006,(5):10-12
从利用中新社第一报号而创办的《中国新闻》的周末版到具有正式刊号的《新闻周刊》,再到《中国新闻周刊》,几经周折和坎坷,它终于成为国内唯一一本国字号的时政周刊.  相似文献   
98.
媒介传播中的消费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力 《青年记者》2006,(14):30-31
市场经济的渗透在媒介传播中主要表现为消费文化的日益增长。所谓消费文化,就是伴随消费活动而来的、表达某种意义或传承某种价值系统的符号系统。这种消费符号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满足需求的自然性、功能性消费行为,它是一种符号体系,表达、体现或隐含了某种意义、价值或规范。这种在消费活动中呈现出来的行为和物质符号体系,就是我们在这里所讲的消费文化。①消费文化的核心是对消费者的引导和操纵,以便使他们淹没于通过媒体特别是电视创造的“符号”和“形象”之中。其目的是使大众生活脱离现实的“模拟”世界。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媒体使消…  相似文献   
99.
安冬 《新闻记者》2006,(9):46-50
一段时间以来,主流媒体、高端定位成为许多报纸竞相自我标榜的流行语。考察这些概念的内涵,我们发现。其目的无非是瞄准那些高社会地位、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人群,并企求借此获得广告商的青睐。获取经济上的收益而已。但是,高收入、高消费群体就应该成为媒体竞相追捧的“高端”吗?他们的需求就必然代表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吗? 以都市白领为主要读者对象的上海东方早报创刊三年来,受到读者的认同,也受到业内同行的好评。我们注意到,这张新型主流报纸常常浓墨重彩地推出对农民工、贫困地区儿童、城市建设者的报道,每每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对于一张国际大都市的报纸来说,这些似乎属于“边缘化”的题材,却获得读者好评,丰富了我们对高端人群、主流价值的认识,也显示了一家主流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因此,这里选择该报几次有典型性的公益报道,请策划者讲述他们的报道理念,请专家学者进行评析,希望对主流媒体的定位、主流媒体的价值追求,能有一个更丰富、更深刻的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0.
樊巍 《新闻记者》2006,(8):19-21
技术的变革,带来受众媒体消费方式的变革,手机、宽频、互联网等新媒体,挑战着传统纸质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