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41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329篇
教育   52243篇
科学研究   6193篇
各国文化   150篇
体育   1525篇
综合类   1950篇
文化理论   447篇
信息传播   6628篇
  2024年   278篇
  2023年   1142篇
  2022年   1315篇
  2021年   1301篇
  2020年   1307篇
  2019年   1323篇
  2018年   698篇
  2017年   1284篇
  2016年   1537篇
  2015年   2504篇
  2014年   5621篇
  2013年   4697篇
  2012年   5600篇
  2011年   5973篇
  2010年   5202篇
  2009年   4912篇
  2008年   5638篇
  2007年   3957篇
  2006年   3193篇
  2005年   2776篇
  2004年   2415篇
  2003年   1881篇
  2002年   1661篇
  2001年   1126篇
  2000年   895篇
  1999年   299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高等教育应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并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一样 ,都是现代大学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 ,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 ,也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主要选择。我国高等教育欲实现特定目标 ,发挥特有功能 ,必须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并重。为此 ,必须注意预防观念领域里的科技理性主义和惟智主义倾向 ,纠正重理轻文现象。同时 ,人文教育和社科研究应深化改革 ,与时俱进 ,为实现整合并重积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3.
论图书馆的人文建设--从图书馆的三个实例谈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许多实惠、高效,进而促使管理层不断追寻更高新的设备和技术,并认为图书馆一旦解决了这些硬件,就可以高枕无忧,从而忽略了管理结构中的人文要素;忽略了着重于人的价值取向的人文文化,对具有价值中立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健康走向,有首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通过三个图书馆实例,来说明图书馆人文与科学综合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4.
本文探讨新世纪优化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教师心理素质优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5.
据专家估计,7月20日以后,华中、华东地区气温将逐步升高,并且高温天气将向西、向北蔓延。根据电网规律,持续高温5天以后,用电将达到最高点。目前,全国跨区跨省电力优化调度的紧急救电行动已经开启,包括来自三峡电流在内的跨省调度电,但仍难以解决华东等地的电力紧张……  相似文献   
26.
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献研究和实际观察的基础上,从观念的转变、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科教兴体”战略的实施、举国体制的完善、项目的布局等5方面概括和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体育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现状及努力方向进行浅述,以促进广大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8.
影响现代家校合作制度建构的环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校合作的理念近年来备受世界关注。这种合作理念在西方国家发展得比较完善。有的国家或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合作理论和实践策略。我国在这方面起步相对较晚 ,存在的问题较多。笔者分析了影响家校合作制度建构的因素 ,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 ,对如何优化我国家校合作制度建构的环境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9.
语文课程改革要加强语文学科人文教育。本文根据现行古汉语教材及教学特点,提出古汉语教学应注意挖掘符号形式下所蕴藏的的文化内涵,及增大文言文的阅读量。  相似文献   
30.
王恋 《新闻记者》2003,(6):17-18
突如其来的SARS灾难考验着中华民族,也考验了中国新闻媒体。为此,本刊特邀部分学者和新闻工作者,对SARS时期的传播现象、传媒表现,从理论上进行反思和评价。痛定思痛,希望SARS之灾带给中国新闻界更多从容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