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6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23927篇
科学研究   851篇
各国文化   69篇
体育   489篇
综合类   654篇
文化理论   126篇
信息传播   71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335篇
  2015年   548篇
  2014年   1792篇
  2013年   2021篇
  2012年   2476篇
  2011年   2582篇
  2010年   2163篇
  2009年   1883篇
  2008年   2425篇
  2007年   1687篇
  2006年   1389篇
  2005年   1412篇
  2004年   1079篇
  2003年   1045篇
  2002年   943篇
  2001年   734篇
  2000年   535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中性人格的现代转换应考虑传统因素、西方现代人格理论及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影响,更要考虑中国现实状况和实际需要。本文从此处着眼,分析了中性人格理论的转换,提出了互利性人格是中性人格现代转换的结果。  相似文献   
952.
余先民  李昌军 《游泳》2008,(6):44-45
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之一是靠真理的力量。所谓真理的力量,是指教练员通过正确的工作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理论转化为运动员的思想和行为。所谓人格的力量,是指教练员个人的政治品格、知识才能、道德情感、意志作风等,即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对运动员产生一定的影响。真理的力量是巨大的,然而真理的力量通过教练员的人格示范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可见,教练员的人品示范作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53.
探讨正负信息呈现方式对高校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运动决策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影响作用.研究方法:采用自编运动员决策问题问卷和大五人格量表(中国修订版),以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高水平运动员2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正面框架组(n=126),负面框架组(n=123),对两组间被试的方案选择进行X2检验,方案选择与人格特征的关系进行t检验.结果:接受正面框架实验情景的被试,保守和冒险方案选择人数比例相当,分别为42.86%和57.14%;负面框架组的被试,只有17.07%选择保守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面框架下,外向性维度得分高的被试个体倾向于冒险,愉悦性维度得分高的被试个体倾向于保守;但在负面框架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负面框架下被试个体更倾向于冒险;外向性和愉悦人格特征与运动决策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954.
对手     
对对手最好的尊重,就是在赛场上击倒他们后,再来个祝福的拥抱!  相似文献   
955.
从认知人格角度对运动员人格进行个案分析及其差异性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个案分析中可以看出运动员人格建构的个体典型特征;在不同的运动特征中,运动员人格具有差异性,集体项目运动员的人格构念与开放式项目运动员的人格构念差异性显著,健将级运动员的人格构念与一级运动员的人格构念也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56.
李英玉  齐璐 《教育科学》2006,22(3):33-35
创造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是人的本质特性和潜能的发挥。其中创造性人格是推动个体创造性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健全完善的人格,因此,探究审美教育对创造性人格的意义将会促进个体创造力的全面发展,本论文从审美教育与创造性人格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创造性人格的影响两方面进行了阐述,这将对素质教育中美育的开展以及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7.
文化与人格关系研究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秀莲 《教育研究》2006,27(12):79-83,96
以文化学的视角审视,人格是个体在特定文化状态下的生存样态,其实质是一种文化人格,即个体在接受特定文化熏陶时,通过对特定文化的内化及个体社会化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文化与人格的研究产生于20世纪初叶,90年代后,文化与人格研究领域呈现出多层面、跨学科的研究态势,跨文化层面、文化间层面和文化内层面上的人格研究同时进行,并均有突破性进展。文化与人性的关系、人格结构的普遍性、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的机制、跨文化的普遍性人格特质、文化间的差异与典型人格的关系等问题成为这一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958.
人类已进入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集中到了人才素质,尤其是人才创新素质的竞争。培养创新人格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59.
审美化教学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它对促进儿童的创造性与人格发展至关重要.其策略体现于学科教学和活动课程教学两个领域.  相似文献   
960.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功能,它不仅传达着一种文化,更传递着一种精神,而武化教育的实质就是倡导武术精神。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科研方法,围绕着武化教育的实质,以及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其目的是更加全面地了解武术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探讨其在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挥其自身优势更好地服务当今社会。研究认为:武术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仅成为凝聚民族力量、彰显国家意志的利器,而且对于培养国民的尚武精神,唤醒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应该大力弘扬武术精神中所表达的“忠、义、信、勇”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提振民族精神,团结民众,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对于进一步唤醒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培养国民的尚武精神,更好地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