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0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9659篇
科学研究   564篇
各国文化   174篇
体育   846篇
综合类   260篇
文化理论   93篇
信息传播   372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73篇
  2015年   471篇
  2014年   1239篇
  2013年   824篇
  2012年   1015篇
  2011年   1158篇
  2010年   1106篇
  2009年   1028篇
  2008年   1351篇
  2007年   927篇
  2006年   781篇
  2005年   679篇
  2004年   870篇
  2003年   996篇
  2002年   547篇
  2001年   447篇
  2000年   444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正>在文化呈现方式、关注的话题以及叙事类型等方面,中西电视剧仿佛天然地有着本质的不同。中国电视剧重视塑造多元的人物关系,关照群体内部成员的面子与福祉,试图达到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强调塑造人物细致入微的内心与情感世界,精致近乎"白描"。然而,以英、美电视剧为主的西方电视剧,从较为常见的电视剧类型、人物设置的方式、关注的典型事件与话题来看,其叙事方式极为显著与独特。剧中对时间流转的非线性的、自由的把握,特别是对空间维度的言说能力的"信息加密"与"紧实"的功力非同一般。尽管如此,中西电视剧都是用影像塑造人物,都围绕人或事  相似文献   
982.
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主体观念,其文学的核心就是消解主体。解析威廉·加斯的短篇故事集《在中部地区的深处》,细致分析小说中人物的主体性问题,对深入剖析加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色以及后现代主义小说中人物主体性的变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部小说人物主体性的消解表现为主体身份的模糊化、人物形象的虚幻化以及主体精神的瓦解。  相似文献   
983.
吴正宪,数学特级教师、国家督学、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小数室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曾任北京市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政府“人民教师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教科院职业道德标兵等称号。  相似文献   
984.
以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高秉涵的特殊人生经历为线索,主要选取了他人生中4个重要片段:1949年,跟随大批国民党官兵退居台湾——1979年,艰难辗转的一封家书——1981年,"泥土何其多,唯独故乡贵"——1988年,高秉涵"少小离家老大回",至今已帮助上百名台湾老兵"回家"。通过对高秉涵这四段特殊人生经历的介绍,从而帮助学生去解读、理解其背后所处那段特殊时代的背景,以及"一国两制"形  相似文献   
985.
洪亮,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校长、党总支书记。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江苏省中小学校争先创优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苏州市名校长,苏州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苏州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苏州工业园区标兵,十杰教师。先后在《中国教育学刊》《人  相似文献   
986.
作为当今英语文坛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之一,艾丽丝·门罗通过对女性人物和心理的深入挖掘,书写了一个个细腻纯粹而又接近人性的故事。在人与人微妙曲折的关系中窥见出人心深处隐秘的伤痛。门罗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伦理关系的温和状态,将其以破坏消解的方式加以呈现。粉饰的理想化模式被颠覆,代之以残酷绝望的孤独清冷,使其作品带有一种强烈的幻灭感,直逼人心。  相似文献   
987.
亭子间在上海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居住空间,但在1930年至1945年间的都市文学中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亭子间书写丰富了都市文学,并与同时期摩登建筑文本一起构建出一个耀眼的文学都市——文本上海,底层人物的贫、凡和知识分子的抑、扬都隐藏在亭子间文本中。贫、凡还原了文学的写实功能,抑、扬渲染出文学的浪漫表达,日常生活和精神求索相融合,酸甜苦辣、百味人生都蕴藏在亭子间文本中,使亭子间书写具有深厚的意蕴。  相似文献   
988.
杨雯淇 《海外英语》2015,(3):202-203
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长篇小说《秀拉》中生动的描写了黑人少女秀拉的成长历程以及其所属的黑人社区"底层"居民的生活变迁。死亡意象充满整部小说,作者通过对不同死亡意象的描写来展现出生动的圆形人物形象以及整个黑人社区在白人文化的压制下的整体风貌。该文意在通过对文本中的死亡意象进行分析,进而帮助读者更加深刻的理解小说的内涵及意义。  相似文献   
989.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一部享誉全球的小说,在我国,关于这部经典之作的汉语译本得到了日益的革新,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中国读者极为熟悉的一部作品。在研究过程中,学术界往往将重点放在"美国梦"破灭这一主题上面,但是能够以人物对话的视角来分析其翻译风格的研究事实上并不多。在本文的研究当中,笔者将立足点放在了巫宁坤翻译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之上,结合小说中人物的对话翻译进行探究,深入分析了这部作品当中蕴含的风格翻译,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后进一步从事英汉语言对比积累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0.
读过《红楼梦》,值得惊叹的不仅是人物关系之复杂,小说情节之曲折,更让人赞叹的是曹雪芹创作之精妙。文学创作中对于隐语的使用从来就不少,但是可以像曹雪芹这样应用的如此得心应手者实在是为数不多,该文主要就《红楼梦》中谶谣——正册人物判词的运用加以举例分析,赏析并对比杨宪益、戴乃迭夫妇(Yang&Gladys)同霍克斯(Hawkes)译本就此谶谣翻译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