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420篇
  免费   495篇
  国内免费   773篇
教育   162655篇
科学研究   13199篇
各国文化   911篇
体育   5417篇
综合类   5474篇
文化理论   1592篇
信息传播   16440篇
  2024年   519篇
  2023年   2245篇
  2022年   2864篇
  2021年   3145篇
  2020年   3292篇
  2019年   2129篇
  2018年   1208篇
  2017年   1946篇
  2016年   3215篇
  2015年   6433篇
  2014年   16931篇
  2013年   11434篇
  2012年   13406篇
  2011年   18361篇
  2010年   17960篇
  2009年   15837篇
  2008年   21205篇
  2007年   16116篇
  2006年   11092篇
  2005年   10649篇
  2004年   7241篇
  2003年   4975篇
  2002年   3721篇
  2001年   2835篇
  2000年   2278篇
  1999年   1072篇
  1998年   778篇
  1997年   622篇
  1996年   478篇
  1995年   412篇
  1994年   374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195篇
  1991年   195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7篇
  195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专题复习目标:1.慨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2.
耳朵和眼镜     
  相似文献   
33.
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出版社合编的科学第四册《热是可以传递的》一课中“实验与观察”内容安排:准备长短、粗细相同的三根铜线、铝线、铁线及一根裹有塑料皮的铜芯粗导线,酒精灯、蜡烛、火柴等。把火柴用蜡液粘到这些金属线上,观察火柴掉下来的情况。使学生通过观察得到热是沿着一定方向由高温向低温处传递的等方  相似文献   
34.
以美国哲学家罗尔斯于1971年发表《正义论》为标志,政治哲学成为当代西方哲学中最活跃、最热门的学科,而对有关正义、自由、权利、平等问题的讨论和争论,成了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5.
迄今,学术界对于技术的争论一直持久不衰。在这种“百家争鸣”中,许多有识之士都从不同的侧面,对技术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但是,对于技术与社会和文化关系的研究,至今还处于不系统的探讨之中。陈凡、张明国两位教授合著的《解析技术:“技术—社会—文化”的互动》一书,显示了与以往同类研究不  相似文献   
36.
读书     
《中国新闻周刊》2004,(28):68-68
  相似文献   
37.
库恩的范式理论一经提出就吸引了广泛的探讨,学者们普遍认为其既可以用于自然科学理论的研究,又可以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得到适用.然而冲突法的范式研究却刚刚起步.通过比较发现,将范武理论用于冲突法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可能性,冲突法的学说与学派可以从"科学共同体"的角度理解,冲突法的历史发展又是范式视角下的典型过程.同时范式理论在冲突法上的应用亦有着深刻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8.
文章主要围绕《译者的任务》一文对沃尔特·本亚明的翻译理论展开论述,通过分析和探讨如“纯语言“、“来世“等重要概念,发掘蕴涵在其中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从而揭开沃尔特.本亚明的《译者的任务》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39.
在高一物理进行《简谐运动的能量阻尼振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笔者和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实验的探究,总结出在摩擦阻力的影响下,振动的振幅逐渐减小,直至停止。随后,有个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难住了笔者。以下是课堂中笔者与学生关于问题的对话的一个片段。  相似文献   
40.
王虎森 《学语文》2002,(1):13-13
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第一课第二篇短文是《热爱生命》,作者为法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散文家蒙田。短文第二段要求背诵,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下面这几句话: 不过,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为生之艰辛与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