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343篇
科学研究   2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古诗《元日》是一首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的好诗。对这首诗的教学,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这首诗特有的意蕴展开教学。在教学中,要把握学段目标,定基点;要探寻学生能力的生长点,确定内容取舍;要以生为本,重诗意的建构。这样才能让学生感悟诗韵,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2.
针对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常常会出现教师自问自答、有问无答、有问少答等现象,本文联系教学实例,从“认真研读教材,设计有效提问节点”和“认真研究学生,把握有效提问时机”两方面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深入思考,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出了的认识。  相似文献   
73.
英语教学中,自主听写行动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听写和文本之间的交流,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将教学的主体交给学生。基于文本研读而进行的自主听写行动的主体内容就是通过自主听写活动,推动学生自主查阅、自主竞背、自主纠错和自主视听。通过研究和实践可以发现,自主听写的文本值得探索,并在文本行动的具体操作中融入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4.
2023年高考语文四套全国卷的四道作文题,以全国甲卷为典型代表,要求青年学生彰显自我个性,开启与表达个体对于存在姿态与价值的深切思考。这一看似难度颇大的要求其实是对国家教育方针、课标理念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精神的落实,也有着观照教材教学的坚实基础。这启示中学语文教学要以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旨归,注重语文积累,注重经典研读,注重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75.
互动时刻     
肖佳馨同学:你好,感谢你填写意见反馈表并发给我们,《发明与创新》(小学生)很开心认识你!你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收到啦。《别样新课堂》栏目主要介绍教学新方法、创新实验和新型教具,目的是让你们的科学课堂更加丰富精彩,你不妨仔细阅读―番,可能会发现不―样的乐趣。当然,我们也会结合大多数读者的意见不断优化栏目。  相似文献   
76.
养蚕记     
去年5月的一天,我放学回到家发现家里多了个大盒子,就好奇地问:"妈妈,这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啊?"妈妈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问我:"你想想,什么小动物吃桑叶?"我不假思索地答道:"蚕。"妈妈笑着点了点头。小小的蚕宝宝放下书包,我冲到大盒子前,仔细观察里面的蚕宝宝。它们又小又细,身长都不到1厘米,身体似乎是由9节组成的。  相似文献   
77.
正近日,笔者在整理邮品时发现,2013年8月26日任怀平先生寄给我的一枚邮政贺卡与其它贺卡有所不同。于是我找了另一枚邮政贺卡与其对照,发现这枚贺卡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贺卡副券一片空白,所有文字、数字、编号及中国环境保护协会环保标志等全部被漏印了。再仔细观察,发现贺卡中间应有的纵向"中国邮政贺年有奖"的中  相似文献   
78.
张剑石 《辅导员》2010,(24):40-41
一、语文目标要明确可测 (一)正确认识"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师生在语言文字的共同研读过程中几乎"自动"实现,正所谓"润物无声";如果刻意安排"教授"环节,语文课容易上成"品德课"。  相似文献   
79.
姜芳 《中学生物学》2010,26(6):26-27
1 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深入研究,精心备课 教师个人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感悟和把握住教材的内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教材走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尝试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应该考虑到适合任教班级学生的学法设计.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