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73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杨贵妃作道士为何号"太真",一直是一个史学疑团.道家"真"与"仙"同义,"真人"有"半神半人"之意,具有某种"超人"的力量.唐玄宗夺儿妃为己妃,是中华传统文化之大忌,唐时皇帝并非无神论者,不可能不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场贵妃号为"太真",正是希望她既可陪侍唐玄宗,又可从道家获得超自然的力量,能摒去不道罪过.陈寅恪认为唐代"仙"用作指女性时,其中一义近于妓女,有研究者据以推断<长恨歌>暗示杨贵妃逃脱到滨海一带作了妓女,是以极端的特例进行一般的演绎,并不科学,也与实际不符.  相似文献   
42.
“意”即文章的主题,“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清人王夫之有言:“意犹帅也。”在此。他将文章的“意”喻为一支军队的统帅,是很有道理的。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果把这段话借用于作文,那么,这文章的“意”就如山中之“仙”,水中之“龙”了。没有它,文章就黯然失神,有了它文章才神情毕现。为此,无论是平日作文或是考场作文,都应注重在立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3.
人神相恋的故事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常常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被不断地改造和演绎,并被不同时代的作者赋予了特定时代的文化蕴涵。同时,在为不同主题服务时,相同题材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所发生的变异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以晚清小说集《传奇》为例,分析了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作品对故事典故的运用,题材的重写所反映的不同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44.
汉唐之间产生了大量的人仙恋小说,想象之诡异,令人称奇。不少优秀作品,时至今日,魅力不衰。因为儒家的“载道”学观极为重视学的功利性,这类本自然被视为虚诞怪妄而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试图用现代审美意识对这类本重新观照,从分析其结构模式切入,联系化心理背景,对人仙恋故事生成的原因及隐藏在本深层的学意蕴作出阐释,发掘其超脱时代局限,富有人性魅力的美感特质。  相似文献   
45.
词自晚唐便形成“艳科”的传统,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仙道文化对唐五代文人词的影响人们似乎重视不够。道教的享乐主义特征,迎合了文人的心理需求,于是借仙述艳就成了唐五代文人词的一大特征。唐五代文人词的仙道意蕴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大量摄入有关仙道文化的意象、语汇;2.借助“游仙”题材,表现文人世俗生活,隐曲反映求仙觅艳的心理;3.表现女冠的生活情事,重在刻画女冠思凡恋俗的性苦闷和热烈的爱情追求。  相似文献   
46.
1957年冒广生和毛泽东同志讨论诗词创作时说苏轼的《洞仙歌》词是檗括盂昶的《玉楼春》而出。其实,对此问题,从宋至今,众说纷纭,认为苏轼的《洞仙歌》是檗括盂昶的《玉楼春》而出,只是其中一说。通过考证可知,苏轼《洞仙歌》不是檗括盂昶的《玉楼春》,恰恰相反,是南宋人檗括苏轼《洞仙歌》而成《玉楼春》并假托盂昶著。  相似文献   
47.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描绘了三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即冥界、人界和仙界,其中以神仙、道士为主角的仙道题材在作品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作者以神仙世界作参照,借仙人的超凡脱俗、仙术的神奇怪诞、仙境的自由美好来劝善惩恶、警世砭俗,以寄寓作者愤世、劝世、救世的创作目的。  相似文献   
48.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被选人人教版高语第三册。词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历来受到人们的喜欢。可是,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教材没有作注,教师教学用书也只说了大意:尽管相会的时间极其短暂,但只要双方真挚地相爱,坚定不移,则年年必有此会,这是无尽的爱,永恒的爱;而人间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离,也终有生  相似文献   
49.
韩愈的名儒形象在唐五代笔记小说中走向了仙道化,其仙道化塑造有三大标志:能识丹篆、死后从圣讨伐敌国和牡丹现诗预知命运。韩愈形象仙道化塑造的历史依据,是韩愈生平经历与诗文文献中流露的亲道倾向。韩愈形象向仙道转化的深层原因是中晚唐战乱与庸政的社会背景下,士人无力兴国与求仙避世的矛盾心理。唐五代笔记小说中的韩愈形象是唐末士人孤独彷徨身影的投射。  相似文献   
50.
马致远的“仙道”剧四种,是以宗教超世的题材再现当世的内容、凡尘的情事,表现了作家的主体意识,尽情发泄对现世积淀已久的怨府.发表对人生的宣言和哲理,谱出激愤凄厉的时代旋律,奏响怫郁不平的人生音调。并非以宣扬道教教义为归旨,而是将道教意象和创作意象相交结,进而作家思想感情的渗透力产生主导作用,使宗教意象转化为具有人性美的文学意象,仙道事迹虚掩其外,世情世态实寓其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