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4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06篇
教育   35639篇
科学研究   1851篇
各国文化   120篇
体育   1089篇
综合类   1031篇
文化理论   231篇
信息传播   2253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569篇
  2022年   622篇
  2021年   619篇
  2020年   629篇
  2019年   669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616篇
  2016年   849篇
  2015年   1610篇
  2014年   3959篇
  2013年   2799篇
  2012年   2989篇
  2011年   3497篇
  2010年   3301篇
  2009年   3030篇
  2008年   3481篇
  2007年   2826篇
  2006年   1973篇
  2005年   1669篇
  2004年   1039篇
  2003年   1047篇
  2002年   1227篇
  2001年   1095篇
  2000年   598篇
  1999年   274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前,在很多地方,多媒体、网络等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级各类教学当中。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而言,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新的手段进行辅助教学,无疑是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有趣有益而又有效的补充。跟其他教学方法一样,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时,还是应该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理念,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从而科学地、有步骤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如何做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呢?本文将结合教学中的实际操作,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两点做法。  相似文献   
52.
文章论述了学校工作应以强化教师的主人意识、学生的主体意识上出发,面向未来和谐发展;并且指出要因材施教,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端正严谨的教风为导向,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3.
通过分析呼和浩特市伊斯兰景观街改造后的影响及意义,倡导在尊重艺术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创造城市美。笔者试图为城市设计及规划提供一种合理的思路和理念。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从王国维的意境理论入手,旨在探讨中国戏曲的意境所具有的美学特色:以情景交融为主要特征、以虚实相生为美学原则、以意蕴无穷为内在本质;最后指出新时期应该加强戏曲自身的发展,以及建立民族戏剧批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5.
要开展好校本教研工作,就要对校本教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它的基本特征是以校为本,针对学校自身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开展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56.
以问题为中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采用分解和铺垫的方法,设计一系列层次性、趣味性、阶梯性的问题。例如在学习“排放CO2导致温室效应”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57.
中国山水美学发轫考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支山水美学 ,由孔子“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和道家的“澄怀味象”发其端。儒家以山水“比德” ,至汉而美感退化。文艺家对山水美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是从《楚辞》时代至南北朝 ,有宋玉肇始的赋家山水 ;顾恺之、宗炳等的画家山水 ;袁崧、谢灵运等的诗文家山水 ,呈现为三种类型和三个相衔接的阶段 ,人们终于突破了头脑中“比德”等种种障碍 ,而对大自然山水“情用赏为美” ,并有诗文绘画中再度的审美创造。山水美学经历漫长的发育期 ,终于成型 ,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8.
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中发挥新奇丰富的想象,调动比喻,拟人等手法,精细生动地描写了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和妩媚的持征,营造出美妙生动的意境,从而洞察到生命的本质,而作者的情感从始至终都体现出一种含蓄深沉。  相似文献   
59.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李渔《芙蕖》) 高中语文第一册对这篇课文的注释中,将“群葩当令时”注释为“正当各种花开的时令。葩,花。当令,正当时令”。这个注释表面看来,通顺明白,但将其放在全句的译文中去,即为:“正当各种花开的时令,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它们开花前和开花后,是人们经过不会过问,无人欣赏的时候”。全句语意显然别扭不通。这个问题出在对“当令”二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