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7篇
  免费   7篇
教育   4529篇
科学研究   190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109篇
综合类   166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30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413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408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08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陶陶  楚翰 《培训与研究》2001,18(4):5-10
在文学艺术意境的接受过程中,主体之美感的产生原因是丰富多样的,复杂的;而接受美感的产生,既来自艺术意境本身物化形态的触发,形成接受再造的依据,又来自接受主体的召唤结构、美感差异以及审美关系的潜藏的变量因素。  相似文献   
72.
本着重探讨徐鲁少年抒情短诗集《散步的小树》的艺术风格。指出徐鲁是以诚实坦率的诗心为少年铺设了一条通向真、善、美的道路;认为其诗意象所构成的艺术妙境既烙上了诗人自己人生感悟的印记,又溶入了对少年的人格关怀和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73.
李商隐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体现师法自然的赋色原则,这与李白、王维、李贺诗歌的设色有所不同。其色彩意象丰富而表意多样。大量使用精神色彩意象,以“艳色写悲情”为代表的相同色彩组合的异用,依境调色以及亮色点睛等设色特征使得色彩与意境相融。其设色还依据题材、抒情对象、生平阶段等不同表现内容营构风格各异的色彩意境。由此形成了李商隐诗歌色彩表现“沉博绝丽、色境浑融”的风格。  相似文献   
74.
汤显祖在遂昌任上,作品数量可观,题材相当广泛,体裁也较为多样。其书信多真情实感的流露,最真实而直接地反映汤公的生活和思想;章长于议论,思想深刻,见解新颖,章法上较为讲究;诗作有感事咏怀、寄赠酬答、山水记游等。古体诗作内容较有社会意义,而提炼似嫌不足。律诗绝句稍显功力,时有清新隽美的意境;重写并改写《紫钗记》,构思并写作了《牡丹亭》。  相似文献   
75.
王国维将意境分为写境与造境两种形态,却未作具体阐述。现代研究者对它们也未作深入的探讨。对此,本文从审美的角度来探讨写境和造境的艺术特征,认为写境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和自然之美;造境具有主观抒情性、表意性和理想化抒情手法等。写境有画境、物境、事境等类型;造境有缘情写镜、直抒胸臆、象征虚幻等形态。  相似文献   
76.
本文粗略分析了《诗经》对鸟兽草木的比兴运用,认为对这些动植物的描写是使其充当触媒体的角色增强诗歌叙事特别是抒情的作用。同时,《诗经》中鸟兽草木的比兴用法有助于了解古代各地的风俗与民情,从而增加我们对古代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77.
诗歌,想象驰骋、语言凝练、情感丰富,体会诗歌之美主要从领略意境、体味音韵、把握情感三个方面入手,教学中要加强朗读,培养语感,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传统文化经典。  相似文献   
78.
诗词教学应该采用何种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一问题,已成为时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探讨的一个焦点。以柳永词作《雨霖铃·寒蝉凄切》教学为例,试从写作缘由、赏析意境和把握诗歌主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诗歌教学方式由"译"向"悟"的转变。  相似文献   
79.
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美学命题和范畴。“意境”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学范畴的多义性,模糊性和辩证统一性;美学范畴的动态变异性;“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的哲学认知和审美认知方式交融的艺术观照方式。  相似文献   
80.
本文对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每一品内容及其审美特征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联系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审美传统,特别是唐诗的创作实际,研究了其所描绘的意境风格特色,以便更加正确地理解和认识《二十四诗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