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999篇
科学研究   119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54篇
信息传播   11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305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398篇
  2014年   825篇
  2013年   634篇
  2012年   659篇
  2011年   800篇
  2010年   652篇
  2009年   536篇
  2008年   531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任务。然而,在小学识字教学中,"高消耗、低效率"的现象十分严重。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教学,学生花大量时间进行抄写,而生字回生率和错误率仍居高不下。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6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更适用于课堂上教学互动的工具——交互白板.交互白板因其强大的交互性、操作简便、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学习内容等等优势,越来越被大家认可和接受.交互白板的出现,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目前低年级识字教学仍然存在着“高耗低效”的现象,近期我对24节识字随堂课进行了跟踪分析,当堂默写巩固率,达到85%以上的有10节课,85%--75%的有6节课,75%以下的有8节课,字词巩固率只达到了61·2%.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教学,学生花大量时间进行巩固,而生字回生率和错误率仍然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64.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识字?采取什么方法对学生进行巩固识字效果?学生识字量不足,怎样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5.
从儿童认知发展来说,具备阅读能力能为儿童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而实现独立阅读的前提是识字,因此,识字教学从古至今都是基础教育的主题。时代不断变迁,如何改变传统的识字教学的单一性与乏味性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关注和重视,如果识字的过程是快乐的,那么学生的识字旅途将是豁然开朗的。  相似文献   
16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是一个人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为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做奠基的。语言文字能力是语文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7.
最近,英同牛津大学和澳大利亚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开发了一款会阅读的机器人名为“玛吉”。研究人员在它体内的电脑里安装了一个强大的语言分析系统,可以帮助它认识在都市里所看到的一些标志,然后综合分析,发出行动指令。  相似文献   
168.
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也是阅读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才能顺利地阅读。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化枯燥为兴趣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利用直观教具帮助学  相似文献   
169.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要学会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会写2500个左右的汉字、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意,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为了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识字,培养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笔者主要采用生动直观的词义教学。  相似文献   
170.
语文教师要在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的基础上,巧妙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拓宽学生快乐识字的空间,“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课程资源会“得来全不费工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