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6891篇
科学研究   398篇
各国文化   104篇
体育   825篇
综合类   590篇
文化理论   277篇
信息传播   1380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437篇
  2022年   479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421篇
  2019年   418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365篇
  2016年   410篇
  2015年   525篇
  2014年   1072篇
  2013年   901篇
  2012年   951篇
  2011年   892篇
  2010年   659篇
  2009年   570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414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对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有独特功能,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音乐的这种属性,了解民族音乐文化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在现今的教学中,关于文化传承的音乐教学仍面临不少问题,包括: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教师缺乏文化传承意识;受社会文化氛围影响,学生对传统音乐兴趣寡然等。针对这些问题,从"引导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构筑民族音乐的体验通道""多形式感知民族音乐的文化意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丰富民族音乐教育的路径,培养学生民族音乐的欣赏力"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意图通过优化相关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82.
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强调尊重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的需要,适合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的个性。而王门后学中很多人士如王艮、李贽、黄宗羲的教育思想导源于王守仁,他们崇尚儿童天性,提倡个性解放,在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对王守仁的思想都有所传承,同时又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83.
确定教学内容就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诚如李海林老师在《如何构建一个可用的阅读教学内容体系》一文中所说,老师们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要看它们是文学作品还是实用文或文言文,以此选择阅读方式,是文学作品就可以选择鉴赏、解读,是实用文就可以选择接受性阅读、批判性阅读、操作性阅读、创造  相似文献   
84.
妇女修面美容技艺这份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具活化石。它的审美价值及其历史文化底蕴对于传播和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独特的作用。在摊位无定所、夹缝中生存,从业收入低、传承乏后人的现实境遇下,顽强地存活下来,显示着极强的文化生命力。通过政府出台政策、采取可行措施,实现妇女修面美容技艺非物质文化项目普及化展示、常态化传承、法制化保障。  相似文献   
8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努力开发利用。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讴歌家乡美景,挖掘民俗文化,宣传家乡特产,抒发劳动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生活之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6.
87.
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的根与魂。如果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总纲"出发,就很难建构语文学科内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语文学科的教育内容就不能纲目分明地积累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语文学科有内在的课程规定性,在传承传统的同时,我们要按照语文课程规定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自己独特的传承规定。课程"规定"才是语文学科的传承起点。  相似文献   
88.
89.
书法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教习,也是一种文化修炼,精神的陶冶。"书香墨韵润童心"就是从文化环境、校本教材、书法课堂、展示舞台等多个方面构建书法课程体系,通过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引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有着"中国心"的新时代少年。  相似文献   
90.
顾云雷 《现代教学》2015,(Z1):134-135
历史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的人格意识、责任意识和国家意识。历史遗迹是无声的历史见证,它向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诉说着那些曾经发生在中华大地上惊心动魄、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诉说着那些为振兴中华而艰苦奋斗甚至壮烈牺牲的杰出人才、民族英雄;诉说着那些生动体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民居、民俗、民风。它们是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传承历史、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前沿,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现代化城市,那些珍贵的遗址、遗迹串起了上海发展的历程,留下了很多值得后人永远铭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