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1篇
教育   315篇
科学研究   7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辅导员》2011,(13):23-23
【闲言碎语】俗话说“上山才知山高低.下水才知水深浅”.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我们亲身实践才能了解的更深刻。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行动才是最重要的.才能看清事  相似文献   
9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生理、心理  相似文献   
93.
快乐导读:伽利略、达芬奇、拉瓦锡、牛顿、达尔文、爱迪生、伏特、爱因斯坦、麦哲伦、阿基米德,这些名字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是高深莫测的科学,是一望无际的星空,是精美绝伦的油画,还是课本上令人头疼的公式?  相似文献   
94.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确立了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见,新课程非常重视科学方法教育,重视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要求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  相似文献   
95.
时间和空间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两个概念,可对于科学而言,越是熟悉的概念,越隐藏着深刻的物理规律,时间和空间就是这样.牛顿的经典时空带来了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的弯曲时空带来了广义相对论;超弦理论带来了统一理论.我们每一次时空观的改变,都对应着物理学革命性的突破,接下来我们就来回顾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  相似文献   
96.
97.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讲授牛顿第一定律时,大多数教师的教法是:讲述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过程,重点演示伽利略的双斜面实验,最后得出牛顿第一定律.这样的课堂平淡无奇,学生的情感体验非常少.笔者听过几次这节内容的公开课,授课教师有的设计了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物体由高处滑到水平面上时,水平面粗糙程度对物体滑行距离的影响;有的改进了伽利略斜面实验,使学生在观察实验时更直观.但是伽利略是怎么想到将两个斜面对接呢?为什么要先研究在没有摩擦的情况下小球会运动到等高点,然后把另一侧斜面倾角变小直至平面  相似文献   
98.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不了解运动,就不了解自然,世界上最古老、最简单的课题莫过于运动问题.但司空见惯的落体运动,人们对它的认识却经历了两千年之久.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探究蕴藏着厚重的思想精髓,如何发挥史实素材的育人功能,五种版本的教科书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进行了不同的处理.一、编排位置的比较五种版本教科书编排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置主要有三种.粤教版、人教版、沪科教版和山东科技版教材均将自由落体运动内容编排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一章  相似文献   
99.
我们必须承认,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发现世界的奥秘,之所以能够过上日新月异的生活,科学家们功不可没。但是,科学家并不是圣人,他们也会犯错。事实上,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曾犯过今天看来十分愚蠢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0.
触摸月球     
月球是地球的近邻,自古以来人类就对之遐想不断,想去认识它、探索它,触摸它最真实的一面。人类对月球的探索,首先从举头望明月时的翩翩浮想开始。嫦娥奔月、吴刚折桂……不但中国有许多关于月亮的美妙传说,西方人也同样对夜空中的这个银盘充满了想象。除了想象,人类还进行了真正的探月活动。在中国,公元前24世纪的帝尧时代,就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无论是对太阳、月亮、行星、彗星、新星、恒星,以及日食和月食、太阳黑子、日珥、流星雨等罕见天象,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