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0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教育   26891篇
科学研究   1025篇
各国文化   58篇
体育   695篇
综合类   504篇
文化理论   89篇
信息传播   2393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400篇
  2022年   500篇
  2021年   575篇
  2020年   565篇
  2019年   572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572篇
  2016年   775篇
  2015年   1216篇
  2014年   2844篇
  2013年   2460篇
  2012年   2726篇
  2011年   2997篇
  2010年   2280篇
  2009年   2160篇
  2008年   2668篇
  2007年   1904篇
  2006年   1227篇
  2005年   1186篇
  2004年   1327篇
  2003年   973篇
  2002年   612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学生的差异性即参差多态是客观存在的,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不同的,表现为智力结构体系、学习风格、人格气质方面的差异。教师要在学生的差异性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就要公平地对待学生的差异性,将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并在教学中实现与学生的交往,将整个课堂看做一个和谐自然的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52.
53.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大难题,学生愁——不会写,不愿写,提笔发愣,落笔发呆;教师愁——指导难、批改难。作文个性化,感情真挚化那就更难!其实细细品味,如此之难主要是因为素材的缺乏,积累的空白,生活体验,情感表达的忽视……  相似文献   
54.
本文从简析《喧哗与骚动》看似混乱无序的篇章结构,以及布局上总体时间的神秘性着手,在此背景下把昆丁的自杀看成是他生命体验中超越的瞬间,体悟出人在时间中存在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55.
戴彦勋 《师道》2003,(12):36-36
或许是因为教师自我张扬与表演的欲望,或许是因为应试教育下学生内心人文的沙化,在时下的语文教学界,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已经成为一种群体的倾向。走进语文课堂,张弛有致、抑扬顿挫,听来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的琅琅读书声,更多的时候已经成了一种极其遥远的记忆。曾听过一位教师上公开课,在教读课文《老山界》中红军连夜登山的片段时,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红军乐观豪迈的革命精神,这位教师讲解时先通过“之”字形与“S”形的对比,分析了路如何陡;接着,通过“一直追到天上”“浑身紧张”等字句,分析了山如何“险”;然后,再与红军风趣幽默的…  相似文献   
56.
叶松明 《教育》2009,(4):58-58
一个人的素质像冰山一样,浮在水面上的是学历、文凭、专业知识,而真正决定成功的是沉于水底的能力、责任感、价值观、毅力和协作精神等。我觉得后者的获得,仅从书本、课堂上的教育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而要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感悟。要知道,真理只有在被学生亲自获得、亲自体验到,并成为他们自己的个人信念之后,才能成为他们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7.
近现代图书馆从古代藏书楼一路走来,担负着保存人类文化成果,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技信息,开发智力资源等基本职能。但近年来,随着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多、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体验经济的到来,图书馆职能在不断地拓展与延伸。本文试从休闲、和谐和体验的三重视角入手,  相似文献   
58.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一句与教育有关的论点。“出污泥而不染”,这是另一句与教育有关的论点。如果不把这两个观点对立起来看的话,也许可以这么说:在比较好的教育环境中,人比较容易学好,在比较不好的环境中,人比较不容易学好。但是,在相当不好的教育环境中,人也未必一定都会学坏。事实上,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性成长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59.
聚会中,来了一个朋友的朋友,某人讲起投资,他一开口就说:你落伍了,要再多进修。众人面面相觑。某人讲起澳洲红酒好喝,他马上说:这是品位问题。我喝红酒已经很多年了,澳洲红  相似文献   
60.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真理的追求。”所以在音乐课本中“进行情感渗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音乐课最核心的目标。”(《音乐课程目标解读》)那么,我们在音乐课中如何切实有效事半功倍地进行情感渗透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一、创设情境情由境生,复制、模拟和创设一定的环境或情景,是情感的催化剂。情境是音乐课中“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创设一个音乐审美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