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4篇
教育   316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杨文会作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站在佛学的立场解释老庄,在本体论、心性论、修行观和言意观等方面全面融会佛道思想,为近代佛学的振兴弘扬作出开创性贡献。杨文会对老庄思想的佛学解读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使佛教文化在中国近代思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迹,推动了近代知识界对时代先进思想的创造性吸收和不失民族特色的改造,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其佛学思想对匡正当今的世道人心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2.
《初中生》2012,(25)
汉字书法习惯上分为“正草隶篆”四体。每种字体又分出风格不同的多种字体。有些字体以书法家的姓氏采命名,如颜体、柳体等。然而,有一种字体却没有遵从这一习惯,而是用创始人所在朝代名来命名的。  相似文献   
143.
玄学是道家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形态。此后,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道家哲学没有再继续发展,但通过道教、儒学以及中国化的佛学,道家思想又得以不同程度的体现。道教哲学作为玄学之后道家哲学新的发展形态,从道家哲学的转型及其与道教思想的内在联系中能够得到说明;而道家思想在儒、佛中的体现,则不能视作道家哲学的发展。同时,有必要从道家与道教关系的角度,深入探究玄学之后道家哲学不再发展的原因;把道家和道教都装在"道学"框架里的观点也值得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44.
慧洪觉范是我国宋代文学史和佛教史上有影响人物。他一生坎坷奇特,诗歌的、散文的创作却颇有成就。本文对此作了介绍和阐析。  相似文献   
145.
大师讲坛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演讲集》;《佛学研究十八篇》;《请代学术概论&;#183;儒家哲学》  相似文献   
146.
吕澂认为 ,佛教的人生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论 ,积极人生主要表现为人类特有的“向善意欲” ,而“向善意欲”的根源正是佛教所讲的“缘起”。就具体的缘起理论而言 ,业感缘起论、受用缘起论和自性缘起论分别是与个人自由、社会变革和圆满人生相对应的。因此 ,佛家对于宇宙人生实相的分析 ,并不是出于理论本身的目的 ,而是出于对现实人生实践的指导 ,主要是说明人生追求“善法欲”的合理性。吕对佛教经典中“微言大义”的阐发 ,其实质是想借此实现传统佛教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47.
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深受道学、玄学、佛学思想的影响。道家崇尚自然和玄学的“自然与道合一” ,以及禅学中的“心造万物”等思想 ,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突出表现是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亲和性。分析、研究这三者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有利于揭示中国山水画的本质即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148.
林清玄散以佛学智慧为底蕴,取得了气定神清的美学效果,形成了美与智慧的较好结合。  相似文献   
149.
作为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开创者之一的冯友兰,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形成了自己的中国哲学观,其中既包含对中国哲学的总体看法,又有具体的儒学观、道家观、佛学观等。在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受到质疑的情况下,重新解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观有着重要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50.
《类玉篇海》是金代王太编写的一部大型字书,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书。它是在《玉篇》的基础上形成的,继承了《玉篇》分部方式,又有众多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区分画段、标注字源、字无遗形三个方面。它开创了后世字书笔画检字法的先河,在字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王太生于北宋末年,生活于金代,是今河北赵县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