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4篇
教育   317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由于家庭影响及个人经历,许地山对佛教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佛学意蕴。这既表现在佛教题材、语汇和意象的使用,又表现为佛学义理在作品中的体现。从佛学这个特异的角度来表现生活,使读耳目一新。这种“陌生化”手法,为其作品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42.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及至北宋已非常兴盛。生活在这一时期的程颢、程颐也深受其影响。据史载,二程尝至禅寺,多与僧客交往,并对佛学给予较高评价。在二程学说中亦多有对佛学的吸纳和借鉴。但是。二程作为以儒学道统继承人自居的封建士大夫,儒家的伦理政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人生态度才是其学说的根本。因此,对于异于儒家的佛学采取了激烈地批判态度。这主要表现为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43.
儒佛在斗争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文化体系——禅宗和宋明理学。儒佛交流的历史告诉我们,本土文化必须吸收外来文化的合理文化资源,对本土文化进行改造,同时外来文化也必须实现其本土化,这是儒佛交流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44.
江藩从"谨守庭训"不敢辟佛,到积极入世寻求"终南捷径",再到"不可辟佛"交游佛氏中人的坎坷一生表明,他始终处于入世与出世的矛盾之中。在乾嘉汉学"斥佛辟老"的整体学术思想氛围下,《伴月楼诗钞》折射出江藩慕世之心及出入佛学的思想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45.
一对中国人来说 ,“近代”这一知识课题 ,既有介绍、摄取西方文化的侧面 ,又有从中国文化的框架中剔除陈旧成分 ,完成文化再生任务的侧面。这是一个很难分解的双方向性的自我命题。日本的评论家们 ,被世界史是“辩证地进步”这一价值观和思考法所束缚。与此相比 ,中国的情况是 ,为了使固有文化的再生 ,就必然导致出向自我反省的文化运动集结的结果。如果把思想限定在哲学领域、特别是内在意识的认识论来看 ,梁启超也有其意欲开拓新地平线的痕迹。而且就哲学的“创生”这一点上的开拓性意义而言 ,作出梁启超“没有多少独创性的深刻思想成果”…  相似文献   
46.
在儒学与佛教的关系史中,学者们所津津乐道的是唐代以来佛教禅宗与宋明理学之间的关系。而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自佛教传入伊始,相对于佛教的中国化过程,在儒学发展史上也有一个由汉末魏晋发端,经由南北朝、隋、唐至宋代佛学化的过程。儒学发展佛学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47.
西方佛学专家安东尼·托拉巴(AnthonyTribe)的力作"文殊:来历、角色与意义"一文刊登在2004年《西方佛学评论》第一期和第二期,本文选译自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从寺庙的修建、佛经的翻译、文殊与密教的结合等方面阐述了印度密教祖师不空对于提升中国五台山文殊信仰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8.
比较文学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文化及文学本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在交流过程中不断碰撞,为比较文学的产生打下了基础。文章从中国文学的发展入手,逐步介绍了在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并以此来论证比较文学的因素在中国的渊源历史。  相似文献   
49.
黄檗禅的核心思想是"即心即佛"、"佛即是法",这与老庄道家有相互融通之处,具有浓重的老庄特色,主要表现在"忘心"、"息机忘见"、"非有非无"、"佛"、"以默为本"、"自在"六个方面。这分别与老庄的"坐忘"、"绝圣弃知"、"无"、"道"、"言无言"、"逍遥"相印证,既是超凡哲学,又是行乐哲学,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50.
本文旨在从以下几方面探求<西儒耳目资>一书在辞书编纂史上的贡献:首先,是书第一次将汉字用西方字母进行了拼音化处理;其次,是书对汉字部首进行了远较中国人为彻底的形式化改造;最后,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书第一次打通了中国传统的字书与韵书的界限,将二者的长处融会在一书中.当然,是书也存在着缺点,如没有释义;但这是与其作为识字课本的性质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