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杜恒伟 《收藏》2015,(5):110-117
手串又称念珠、数珠、珠数、诵珠、咒珠等,是以一定数目的珠粒集结而成串,作为佛教徒称名念佛或持咒时记数的随身法具,是广大佛教徒必备的法宝之一,手串历史悠久,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32.
近来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印度佛教徒要去一座山上的圣庙去朝圣,他背着一并不沉重的行囊行走在山路上,由于山路崎岖准走,他仍然累得气喘如牛。沿途的许多朝圣者亦如此,但谁都没有停住脚步。这位佛教徒虔诚地跟在人群中.就在他将要驻足擦汗的时候,他发现身旁有一位年龄不过十岁上下的小姑娘背着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艰难的程度比这位佛教徒大得多。于是,佛教徒动了善心,他对正在低头走路的小姑娘说:“孩子,  相似文献   
33.
我即我佛     
有则耳熟能详且与佛有关的趣谈,说的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遇到难题去寺中求拜观音,走进庙中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人在拜,那人与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佛教徒小心地问:“你是观音吗?”"是。”观音答道。“那你为什么拜自己呢?”观音一笑说:“因为我也遇到了难题,可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这个故事令人深思,让人回味。想来凡人之所以为凡人可能是因为遇事喜欢求人,而观音之所以为观音也许因为遇事喜欢求己吧!如此推想,若人人都拥有相信自己、依靠自己的精神,也许人人都会成为自己的观音。  相似文献   
34.
第一次与赵老师的文字相遇,是《双手合十》.2013年的初夏,朱寒冬社长将《双手合十》的选题表和稿子交给我,对我说:“这是山东省作协副主席赵德发先生的作品,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展示当代汉传佛教文化景观的长篇小说,非常独特,你要认真做.”从此,开始了安徽文艺出版社和我与赵老师的殊胜之缘. 拿到稿子后的第一时间,我拨通了赵老师的电话.第一次通话,却仿佛并不陌生,赵老师言语中透出的温和敦厚让人感到亲切.他谈到自己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去研读佛家经典,走进全国各地的寺庙和居士林,了解佛教徒的宗教生活,这让我十分感慨和敬佩,能够用这样的执着和投入去创作一部小说的作家竟然被我遇到了,这是多么大的幸运啊.  相似文献   
35.
从玩世不恭的嬉皮士到虔诚修行的佛教徒,从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到亿万身家的CEO,这位游走在科技与艺术之间的完美主义者,56年的生命中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引领了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还影响了音乐、出版、电脑、通讯等诸多产业  相似文献   
36.
历史上的圣人先哲,用了不同的词阐述基本的心性。基督教徒称之为上帝,印度教徒称之为婆罗门,佛教徒称之为佛性。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基本的核心,并要求它的教徒用一生演化和体悟这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心性。  相似文献   
37.
杨镜 《寻根》2020,(2):36-43
隋唐时期的长安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是当时的佛教重镇。这一时期,长安佛教兴盛,名刹林立,四方僧尼云集,留下了大量佛教史迹及佛教徒的墓塔。学者根据佛教徒的塔上铭文、文献记载等资料对隋唐长安的佛教展开了研究,成果丰硕。但对佛教丧葬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徒葬地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僧尼墓志、塔铭、传记等资料对隋唐时期长安的僧尼葬地进行探讨,以寻求隋唐长安僧尼葬地的分布情况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38.
1981年在云居寺石经山雷音洞出土的佛祖肉身舍利,原珍藏在国家金库后又保存在首都博物馆,曾于2009年6月23日重回云居寺,并开始为期10天的公众观瞻.  相似文献   
39.
《新闻界》2019,(12):58-71
社交媒体的勃兴再度推动从"宗教在线"到"在线宗教"的网络修行模式变迁。基于对湖北省一座山林寺院的信众群体的田野研究发现,被广泛运用的微信等社交媒体编织出一个以都市佛教徒为主体的虚拟媒介网络,信众在其中开拓出新的修行方法和观念,使社交媒体成为一种中介化道场。但"在线修行"无法替代现实修行,当信众诉求从超验世界转入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境界提升,媒介网络运转的根本动力源于信众内心对该寺院的归属,以及自身"宗教性"在修行实践中得到反复激发和印证。同时,随着社交媒体依赖成为当代生活的独特表征,由此聚焦目前意蕴驳杂的"修行",指向的不仅是狭义的宗教实践,更映照出部分人群抵御社会现代性症结的逻辑和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