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8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36809篇
科学研究   1055篇
各国文化   706篇
体育   393篇
综合类   1386篇
文化理论   441篇
信息传播   5150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423篇
  2022年   501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361篇
  2018年   224篇
  2017年   396篇
  2016年   637篇
  2015年   1344篇
  2014年   3681篇
  2013年   2818篇
  2012年   3192篇
  2011年   5479篇
  2010年   4658篇
  2009年   3038篇
  2008年   3797篇
  2007年   2333篇
  2006年   1990篇
  2005年   2070篇
  2004年   1624篇
  2003年   1622篇
  2002年   1387篇
  2001年   1317篇
  2000年   893篇
  1999年   369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版本主要是一个图书学的概念,包含内容很广,既含图书的制作或印刷、载体材料(竹、帛、纸等)特点,也指图书的图像、文字(正文、序跋、题记等)内容。版本学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从古籍整理中构建起来的一门具有实用性价值的学问。专家学者热衷于研  相似文献   
112.
2009年3月15日,当飞机徐徐降落在英国伦敦希思罗机场时,我们一行12人踏上了美丽的英伦半岛,开始了为期8天的英伦之旅。这是一个由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英国驻华使馆文化处组织协调,经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批准司的专业对口的出版业务代表团。  相似文献   
113.
中国古典戏剧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这种直观的交流形式使得剧作必须关注大众品位,只有符合大众品位,才得以认可,大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价值取向是大团圆,剧作家就应该乐于描写大团圆,戏剧这样才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这种艺术结构也是文学样式多样化原则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4.
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有意识地强化人格教育的渗透,引导学生理解接受学作品所传达的真善美,从而使他们做大写的人,爱国的人,坚强的人,达观的人,美善的人。  相似文献   
115.
诗家名尊     
孙振宇 《语文知识》2000,(3):25-26,37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人们根据他们在诗歌领域的巨大成就及其特点,赋予他们很贴切的名号。除尊称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诗史”外,还有:诗家天子:王昌龄,字少伯,著名的边塞诗人,成就极高,被誉为“诗家天子”,也有传闻作“诗  相似文献   
116.
《名作欣赏》创刊二十年了。古时,这个年龄的男人称“弱冠”,今天这个年龄的男女大约还在大学读书。总之,二十来岁的人,还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刊物不然,二十年的刊物则人人称老了。谁能说《名作欣赏》不是老牌刊物、老刊物?老而保持青春,老而保持活力,老而拥有更多的读者,这恐怕是《名作欣赏》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名作欣赏》创刊于1980年。那个时候,人对于所谓精神食粮,尚处于半饥饿的状态,精神饥饿的人们拥挤着或排着长队买刊物。对于名作,更是求之若渴。所以,当时的办刊人在讨论创办刊物时,一致通过了“名作欣…  相似文献   
117.
近代以来,中国实际上逐渐形成了“两岸三地”的学地图,亦即以大陆为“中军”,以英式殖民地香港和日式殖民地台湾为“两翼”的学格局。到了战后,这一格局有了新的变化。现在已到.『对这一格局的分合关系进行整合研究的时候。本即以具有象征意义的“上海”和“台北”作为整合研究的对象,试图提供一些初步的观察和资料。  相似文献   
118.
文学欣赏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达到的是一种精神升华的境界。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注视着的是具体的艺术形象,文学欣赏是对形象艺术的感悟过程,在这个感悟过程中,欣赏者应始终是对文学作品的整体艺术的感受,而不是局部的寻章摘句,如仅仅盯住某个细节、某个动作,就不能感受到整部作品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作品创造欣赏者,因此,在进行文学欣赏时,一定要选择最为优秀的作品,——“取法乎上”。  相似文献   
119.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乃至史书、野史笔记,透露了中国古人把异国人看作鬼兽的传统认知模式,对于海外人们“非人类性”——“兽性”的着意强调。中国古代关于海外世界的叙事描述,小说、正史、野闻之间互动互渗,迎合“华夏中心主义”的优越感,强化了华夏民族自我封闭的文化模式,一定程度上延展、催化了明清小说叙事中的神秘崇拜。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