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6251篇
科学研究   193篇
各国文化   227篇
体育   89篇
综合类   213篇
文化理论   98篇
信息传播   172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701篇
  2013年   652篇
  2012年   858篇
  2011年   948篇
  2010年   882篇
  2009年   684篇
  2008年   1012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371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921.
试析客家人耕读传家思想对贺县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贺县客家人秉承先辈耕读作家思想,重视教育,兴学育才,对贺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客家人耕读传家思想对贺县教育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2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鼎盛时期,虽然不断有精品问世,但大多数作品思想艺术水平并不突出,其原因主要是作家欠缺创作优秀长篇的人格力量.<李自成>、<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的成功,说明作家必须要有独具的眼光和胆识来认识与表现生活,还要有坚韧顽强的非凡毅力.只有从这些方面努力,更多的优秀长篇才会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923.
换语作家是后殖民时代里一个特殊的群体。同为换语作家的艾特玛托夫与拉什迪都在新母语民族文化的影响下超越了本民族传统的宗教文化,形成了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宗教观。由于他们发挥了不同的文化功用,一个成了本民族的先知,一个却被同胞视为魔鬼。他们的不同境遇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24.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留日学生作家和留欧美学生作家这两个特殊的群体。留美学生作家在文学理论创新上先声夺人,而留日学生作家则在创作上显示了新文学创作的实绩。他们虽然存在着差异性,但其最初的指向性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25.
湖北作家熊召政以十年之力铸成138万字的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自2000年起,先后由武汉长江艺出版社和香港明窗出版社出版简繁两体版本,向海内外发行,在市场上引起强烈反响,仅长江艺出版社就发行了20多万册。在第六界茅盾学奖获奖作品中,《张居正》以距全票只差一票的成绩夺魁,更是对《张居正》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部小说也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学研究公开发表的研究《张居正》的学术论有50多篇,其中多数评论肯定它的价值,也有的评论提到它的一些不足,还有评论做出基本否定的判断。就具体内容而言,这50多篇论主要涉及了《张居正》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它应该怎样对待历史、张居正的艺术形象、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和化内涵等。  相似文献   
926.
称为“文艺学第一原理”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不符合文学实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纯审美论”及文学“非意识形态化”的主张,在事实上并无二致。唯物史观的“意识形态”概念,不是与“物质形态”相对应的,也不是表示社会意识形式中的一个分支或种类。它表示的是在特定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社会意识的整体样态,其意义在于表明意识形式的社会与阶级性质。文学的本质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文学可以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但不等于意识形态本身。  相似文献   
927.
本文由对哈代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圣经意象、典故及人物形象的探讨来分析伟大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创作思想及小说对十九世纪后期受到工业革命冲击的英国农村生活及农民遭遇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928.
929.
新加坡名华作家尤今,在她的沙漠题材的小说中,体现出丑美二元对立的美学追求,主要表现在环境的描写和形象的塑造方面,本就此及作作此美学追求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30.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部分作家都用过笔名,更有很多人拥有不止一个笔名。这给现代文学的研究带来了很多问题,往往一篇署有很陌生的作者名字的作品,其实却是属于某位著名作家。也有时候,一个大家看起来都很熟悉的名字,其实不过是另一个人偶然使用了与那个名作家的笔名甚至本名相同的名字。当然,要确定某个名字事实上是哪位作家的笔名,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如果作家本人还在世,也许还可以请其通过回忆帮助核实一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是作家本人都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用过某个笔名。如果是那些已经逝去的作者,研究者往往更要查找很多资料才能证明某个名字属于某位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